目前在4号深坞内的3号舰的2甲板以下的施工仍然紧锣密鼓,可见4号坞的外坞部分又一次清空了。不过外坞的190米的这段不论进出的是民船还是新的系列神盾,基本对内段3号舰的施工本身没有太大的干扰。一个超级重点工程的干船坞仍然拿出三分之一外段来做别的船只的施工,足可见现在船厂的船坞十分紧张。各大干船坞的坞期利用率极高,基本没有空闲。即使3号线的下水深槽,都用来当临时干船坞进行船舶的坞内处置。而且新区的4号重型陆地平台和新开挖的舾装港池都已经用来生产和舾装作业了。可见船厂的生产基本是满负荷进行。国际航运业经过多年的萧条后,突然有了一个强劲的反弹。23000箱,25万吨以上超级集装箱班轮和更小的箱轮的订单大增。可以说挺过寒冬的各大船厂都迎来了一个,
利润和产能的快速回归期,这本身对新兴大国的船舶工业再上一个大台阶,是十分有利的事情。也许有人担心民船订单再次火爆,是否会影响3号舰以及今后更多的超级大舰的建造人手和重点厂的精力。其实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倒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毕竟目前全球15万吨级以上的陆上船台和超级干船坞一共不过65个左右,而新型大国一家就占据了55个以上。这种产业规模,不怕订单满满就怕开工不足。现在的这波民船订单的反弹,其实距离所有的船厂再次马力全开还差得远。即使现在的订单再翻3倍也做得过来。而全球海运和高端造船的再次火爆,可以让这个行业再次热起来,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产业资源,有足够的资金招揽更多的产业工人和高级技术人员。因此民用造船的红火,
和军用造船,特别是继续建造大型航空舰艇并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新兴大国可以通过同时打造大量的新型高端民船和最高端的载机大舰,同步提高水平,维持行业效率。而超级大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到目前已经对民船的全球竞争弃疗20多年。而最终导致军品船质量不断下降,价格越来越离谱。造一艘濒海战斗舰的价格到新型大国可以造一艘神盾。如此下去必将越来越衰败,最终导致福特级航母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这些最后的看家船型都造不好了。具体再回来说3号舰。3号舰入坞已经有接近4个月,到目前2甲板以下的吃水船体模块仍然没有完全合拢。不过明显可见吃水船头段后面的空隙越来越大。其实这说明前后的吃水模块都在不断地向中间的机炉舱靠拢,最后焊接在一起。因此预测在本年度内,2甲板以下的船体模块会最终完全合拢在一起。
有人觉得吃水段在坞内就需要怎么长时间还没完全搞定,是不是因为采用了核动力的关系?其实几个月时间并不算长,不论常规动力还是非常规动力,主动力舱部分的施工,都是用时最长的。才刚刚入坞4个月就觉得时间长,主要是大多数人都太心急,和用什么动力无关。即使未来施工到飞行甲板和舰岛都安装上,动力舱正上方仍然会留有设备开口,只有下水前才会完全封闭上。现在可见4号坞延长线上,靠近船坞的2个80米宽的超级风雨棚下有一些新出现的长条型多个模块。从其颜色判断,很有可能是2甲板以上的船体侧模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再过1个多月,3号舰的搭建将首次达到水线以上,以后进度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