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对抗了十八年的西方,从而赢得了硬汉的称号。马克龙跟着美国屁股后面殴打了一次叙利亚,就号称自己是法国的普京。
这不是笑话,是马克龙自己灌下几杯马尿后自说自话的豪言壮语。当然,这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捧腹。他在协助美国打击叙利亚后,对记者说:“我和普京不相上下,因为我打击了叙利亚,这证明了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这里的他们,他指的是当前世界上最具有权势的几个国家领导人,美俄中英皆在其中。其实法国用不着用殴打小孩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法国本身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虽然含水量大了一点。当年的二战,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只有法国是举国投降的。说实话,他跻身于五常之列,实在有点受之有愧。所以,法国领导人时不时就有自卑之感,在我印象中,二战后的法国除了戴高乐和希拉克,似乎还真的没有什么感觉自信的总统。不过这个年纪轻轻,朝气蓬勃的小鲜肉马克龙也表现得如此的不自信,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正是缘于这种不自信,所以历届的法国总统都把德国拽着一起在这个世界亮相。当然不自信只是一方面,实力不如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而把德国和自己绑在一起,实力上无疑就会增强不少。即便是一贯以自信掩盖自卑的萨科齐也没有放松拽着默克尔裙裾的手。而马克龙的前任奥朗德更是须臾离不开默大妈的温香软玉。
马克龙在本次袭击叙利亚的行动中,把默大妈深藏闺中。这是欧洲大陆出现裂隙的一个表征,德法第一在欧债危机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表态,这显然非欧洲之福。本月二十七日,会有两个大新闻出现,这将造成欧洲和亚洲的新闻头条出现截然不同的报道,欧洲会醒目的标注默克尔访美,亚洲则一定是朝韩领导人会面。朝韩这件事我们等一等再说,默克尔这是特朗普就任后的第二次访美了,上一次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巴黎协议特朗普照样不鸟,对于德国汽车的打击也并没有太多的缓和。这次默克尔访美,我还是看不到什么转好的迹象,毕竟,打击叙利亚德国是投了弃权票的,并随之和普京进行了沟通。作为同根同源的西方国家,而且特朗普的祖籍还是德国,所以,默克尔显然还是想尽尽人事,力争把特朗普政府拉回正常的国际秩序轨道。
或者有朋友会说,难道默克尔就不是去华盛顿求饶的吗?这个还真不是。因为美国当前的一系列动作,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敲诈行为,其动作造成的影响是全球化贸易基础的松动,而德国离不开这个全球化。而且,德国在地缘战略上也处于对俄的第一线。德国绝对不愿意经济和地缘双受损。所以,默克尔访问华盛顿,目的只能是想要特朗普回到既有的国际秩序轨道上。这也是她想要和普京近期会面的原因。不想在三边博弈上被人误会。上周,中国商务部分别会见了德法英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大使,目的很是明确,欧洲如果还想过好日子,就要看清楚美国打贸易战的最终目的。
而马克龙这个小伙子,想要达到普京的国际地位,只怕还嫩得就像我下饭的泡姜。低眉顺眼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盲目自信也一定会遭致他人的讥笑。
和马克龙抱有同样心理的应该还有特朗普的候任国务卿,现任中情局局长蓬佩奥。这家伙前几天偷偷摸摸的去了朝鲜。我估计他也是想效仿一下当年的基辛格访华。不过江河日下,时光不再。当年基辛格的对象是东方第一大国,而如今蓬佩奥面对的是这个大国身边的一个小弟。当年和老大平起平坐笑看世界风云,如今和小弟推杯换盏谋划媾和之机。恍然回首,这个世界真的变了。最重要的是,中国已经通过前次的会面,把这种媾和之机给定了调,无论美朝谈的是什么,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人家这是和中国商议好的。而当年基辛格的中国之行,可完全就是双方之间的事儿,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
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似乎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善了得事情,也是中美关系完全撇不开的事情,可是我今天还是要把它撇开了说一说。这不是我想撇,而是中美贸易战背后的实质或许并不是贸易战,而是我一直以来所说的----利益勾兑。
这种迹象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半岛问题。说实话,半岛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我到现在还是一脑门雾水。真的是无法解决的。你让朝鲜弃核?还是让美国撤军?这都不是目前中美韩朝四方任何一家可以单独决定的,即便抛开日俄不说,中美朝韩四家的态度缺一不可。当然,其背后的主要力量还是在于中美,但韩朝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如果半岛想要有一个成果,就绝对少不了这四家的全部态度。
综合特朗普一贯的美国至上理念,他的主要目目标还是要恢复美国的制造业。【这些天,大家被美国的制裁弄得好像忘了特朗普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在老唐这里也只说一次:美国现在想要是恢复制造业,而不是拿自己的制造业出来拼命,就是拼命,也是为了美国自身制造业的振兴而拼命。】而其一贯的收缩思路也并没有什么改变。目前来看,他已经在中东安插好了自己的替换角色:以最强劲的手段来保障以色列的强大,以最猥琐的手段来挑拨阿拉伯国家的分裂。然后让沙特等国组织联军来个伊朗对抗。看上去中东这块土地会更加热闹和血腥,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里面美国参与的角色反而减轻了。冲在第一线的变成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美国担当了一个保护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有利有弊,有弊的是,中东各方经过一番厮杀之后,最后会出现一个强大者,这个强大者美国将无法如意掌控,这就像当年美国培植萨达姆一样。而有利的是,在短时期内,美国无需消耗自身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中东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一种以进为退的打法。
相同的是,在东亚,特朗普采取这一思路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最起码在我的分析里是这样的。或许特朗普认为,把美国耗在半岛,那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不利于自己的收缩政策,美国只需要在日本保持自己强大的存在就可以了。在当今的战术装备面前,一旦半岛真的开战,美国驻扎在韩国的部队非但很难帮上忙,只怕还会成为某国用于震慑的人质。不要说什么萨德,或宙斯盾,那些玩意儿在东风的强劲吹拂下,一个个都会变得温软如玉、醉态可掬的。与其花费大价钱【虽然美国驻韩的军事基地由韩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费用,可是每年美国对此的投入也并不是小数目,】还有着被当做人质的危险,那么何不把这个筹码拿来换钱呢?商人思维的特朗普是会掂量这其中利润的。当然,他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所以,这笔生意要是谈成的话,交易额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交易筹码更是难以估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这才是半岛能不能谈成的根本所在。大家看的是朝韩的热闹,可背后的控线者,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筹码的兑换。中美之间的筹码兑换,是不可能悄无声息来进行的,两个大块头,就是握个手,也会让地球抖三抖,更不要说是一种筹码博弈的碰撞了。这或许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紧张局势吧。不是我们看不明白,只是我们的心脏太小,眼光太窄,站得太低。
阻止中国2025产业升级计划这个说法,我记得一开始是中国方面提出来的,这两天似乎也有美国官员验证了这一说法。所以,我们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阻击战。但我觉得这似乎有些扯。我们都是上过小学,上过中学甚至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会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要让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最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你的竞争对手抄你的答案,而是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相反,如果一个班的人都在抄你的考试卷,那么基本上也就可以确定你的成绩将会是永远第一。而一旦你不让你的竞争对手抄你的答案,那么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你的全班第一就有可能不保了。
当前的中国,锐意进取,也想着在某些方面和全班第一的美国一争高下。可是恰恰在那些方面,我们抄美国的答案已经成为习惯,而且也颇为顺手。几乎养成了自己不动脑子的惯性,其实也动不成脑子,因为美国人把答案放在你的面前,这种毫不费力的做法导致我们根本在这些方面没有了进取之心,也没有了进取的必要。
现在,特朗普突然把试卷一盖,说不让中国抄了。中国固然很痛苦,可是已经成为班里优等生的中国又能怎么办?只好自己努力唄。想当年,老子又不是没有努力过。
但是还是有人说,自己努力来得及吗?嘿,有什么来不及的。在不爆发核战的情况下,在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下,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至少还会存在五千年吧?时间只是对于一代人来说颇为紧张,而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预算大多很充足。
以上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证明中国不怕贸易战,而是为了证明美国如果能想通这些,那么贸易战或许真的只是一种利益勾兑的手段。付出什么与获得什么,我们或许并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只是漫天飞舞的烟花罢了,热闹、璀璨,但我们往往就在这个时候,谁才是捏着烟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