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守望: 房产危局
2016-08-01 10:48:51



美元指数重新考验95一线,这一周为何暴跌没注意看这方面的财经新闻,不过我想这不是很重要,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元指数本身,它是华尔街进行金融洗劫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到了需要的时候,作假也会把它推到自己想要的点位,95若能形成有效支撑,9月仍然有机会冲击98这一标志性的关口,那么12月加息成为可能,那么多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哪怕是冒险,华尔街也不会轻言放弃的,否则后果可能是华尔街所无法承受的

  所以美元指数将是后续特别需要留意的一个指标,不管是什么原因把美元指数推到98左右,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美元指数到98的时候,或许有必要做一点避险的准备了,比如买入黄金以及相关联的产品,相对来说,不建议买黄金首饰或者实物黄金,这只是一种过渡,危机过去后其变现的方便程度是很重要的
  另外,手头有非必需的房产现在就可以考虑找机会出手了,这玩意变现不方便               楼主:星空下的守望2009 时间:2016-07-31 22:57:38
  房产危局

  记得是去年年底或者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有官方报道指出,中国规划新城超3500个能住34亿人,可见房地产的泡沫有多严重!
  要知道,这还只是新城规划的,即便是没有这些规划,大家自己看看身边的人,这个数据可比统计的数据来得现实得多,是不是更多的情况都是“我在XX城市想再买套房”“我想给我(未成年或者刚成年的)小孩买套房”“老家房子平时没人住”“我在我们市(县)买了套房打算将来回去住”,你再算算这些人自有房产人均面积达到了多少平米,真的居者无其屋?
  我们缺的是房子?还是缺的是你想要的房子?

  今年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说白了就是主动挤泡沫、去产能、调结构,这和当年的让企业破产和工人下岗的出发点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配套的措施更完善一点,大家也已经基本能适应这个节奏了而已
  而实际上“供给侧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房地产的去库存,这一点北京方面并没有进行掩饰,但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原因,大家似乎都没有兴趣去往国家对房产供应严重过剩方面去考虑,反而是借国家鼓励去库存的政策重新把房地产有好好的炒了一把
  而15年以来,特别是16年,国家的房地产去库存计划还是取得明显的效果
  央行统计显示,2015年末我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14.18万亿元,全年增加2.66万亿元,同比多增9368亿元(增54.6%)。
  央行:6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6.55万亿 增30.9%(半年就增加了2.37万亿)
  也就是说个人从银行借钱买房的贷款总额激增

  前面有网友提到房地产,刚好身边也有朋友想买房,我把相关的信息整理串联了一下

  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年初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虽然不清楚突然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但这种下跌一定是央行在某个口径收紧银根的结果
  现在回过来看看,收紧的这个口径应该就是对开发商的贷款,近期央行对房产开发商的再融资进一步收紧了银根,这是两个相互呼应的调控政策
  国家现在对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还有一种方式在进行,国家鼓励(和支持)一些投资公司先收购一些效率低下,是去库存对像的国有小开发商企业,然后迅速的变卖所有不动产,严格规范和约束原来的那一帮原来主要靠政策红利维持企业运转,混日子的企业老员工,间接迫使这些人主动辞职、甚至辞退(企业辞退员工的代价远小于国家清盘国有企业的代价)
  也就是说,高层已经开始对房地产下手了,从政府利益上来讲,再推高房价对财政的贡献意义已经没那么大了,房价无以为继是一方面,很多大城市已经无地可卖了,下一步的方向应该就是房产税了,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收入源头
  支持房价上涨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房地产关系(绑架)到银行体系的安全,国家不可能让银行倒,所以房价必须上涨
  这个理由有一部分对,但并没有那么恐怖,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从08年已经开始,和大家理解的调控房价不同,国家主要是对银行的坏账风险进行调控,以前有很多假按揭,这个风险很大,是严厉打击的目标,开发商的贷款比例太高,这是打击的对象,众多央企被勒令退出房地产市场,8年后的今天,这些风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可控的程度

  另一方面,个人购房贷款的激增,更是将银行风险高的贷款置换成了低风险的贷款
  为什么这么说,我来梳理一下个人买房对银行的贷款结构形成的影响:
  个人产生房贷后,开发商将获得购房款,个人产生多少房贷,开发商基本就能相应的减少银行负债,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增加了多少,开发商的借贷就差不多能减少多少,对银行来说,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为个人购房贷款置换了开发商的贷款
  而开发商的贷款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旦房价崩溃,开发商可能会破产,开发商的贷款可能会变成坏账;但个人贷款不一样,目前来说这是银行最优质的贷款客户,违约率极低,除了有首付之外,个人也要承担无限责任的,关系到个人信用记录,所以相对风险很小
  如果我们从银行贷款风险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很多看似为了限制房价的限购措施其实是对开发商骗贷设置了很有效的障碍,银行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现在回头来看,你会发现国家这些年的政策,收紧的是开发商的那一头,真的是有资金自己买房接盘的“投资者”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房产崩盘,对银行造成的冲击可能远比大家原来认为的要小,受冲击最大的将是现在基数巨大的“中产”和“小资”们

  房产已经没有软着陆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