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与国产航母一共出现在某海域,巨大的外形规模再次洗刷人们对军舰的认知。
在其巨大体型的背后,外界对我国海军的建设成就也表示出钦佩。就在此时我国网友却提出了疑问,为何体型如此巨大的075型攻击舰不采用核动力系统呢?
据了解,该问题的提出,就是参考了俄罗斯正在建造的23900型战舰的缘故,该军舰的性能和战斗力与我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极为相似,所以外界便认为我国的075也应该采用核动力系统装置。
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讲,将核动力系统其实完全可以使用在两栖攻击舰中,这样一来输出功率相对较低的核动力系统都是理想的选择。
众所周知,法国的现役的“戴高乐”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还不到4万吨,该航母原先采用的是核潜艇的K-15压水堆为动力系统,但测试之后发现,该系统的输出功率不足,所以导致此航母的最大航速只有27节海里,被人们一度嘲笑为是世界上行驶速度最缓慢的航母。
但毕竟两栖攻击舰和航母还是有所不同,两栖攻击舰并不舰载弹射或者滑跃起飞的舰载机,所以也无需考虑高输出功率来提升甲板合成风力。因此适当降低其行驶速度,来保证舰身的续航能力,这样可以减少成本。
或许会有人问到,既然不需要太高的输出功率,那类似法国K-15核动力系统是不是就适合两栖攻击舰呢?这样既能保持军舰有20节的航行速度,也可以提供续航能力,这样岂不很完美,但事实绝非想得那样简单。
之所以不这么做的原因,首先就是因为价格太贵。例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就使用的是两台A-4W核反应堆系统,当时这艘航母的建造价格为30亿美元,其中两台核动力系统的价格就占据全额的30%,算下来每台A-4W的价格差不多就在3亿美元左右,如果放在两栖攻击舰上岂不是太浪费了。
其次就是核反应堆有着爆炸的风险,两栖攻击舰在作战时与敌军的距离很近,那这意味着完全就在敌军的火力攻击范围内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配有核动力的舰艇被敌军摧毁发生爆炸,那后期产生的大量核辐射,都足以让人害怕。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即便我国海军的075两栖攻击舰比有些航母的吨位还大,但是根据其作战性能来讲,也没有必要采用核动力系统装置,这与技术的高低没有任何联系,继续踏踏实实地使用稳妥的燃气轮机或柴油机便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