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不服不行!
2015-09-16 15:34:16



依靠生命维持系统的并不是中国经济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西方的唱空者一直多于看涨者。任何一个新问题都通常被视为宣告迫在眉睫的危机、硬着陆和接踵而至的社会不稳定,甚或政权的最终崩溃。

  西方大部分经济评论的严重缺陷之一,是未能将视线远离下个季度甚至下个月的经济数字。相比之下,中国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现在何处以及将要到哪里去。他们并不自鸣得意:中国领导层坦承正面临崭新的经济挑战。

  审视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所担当的全球角色颇具意义。当西方经济体在2007至2008年全都屈膝下跪时,前来紧急驰援的是中国经济。阴暗的日子过后,中国人又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自2005年以来已对美元升值25%。

  中国人坦然接受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多种严重问题,如对基础设施产业的长期过度投资、债务过多、楼市供给过剩和地方政府面临的金融问题等。中国人还深知经济刺激计划已延滞最紧迫的经济挑战: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革。因此,北京发现自己正同时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前线作战: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短期严峻问题,以及与结构性变革有关的长期要务。

  但中国经济的再平衡正取得令人惊讶的快速进展。2014年,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为48.2%,明显高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所占的42.6%,而且领先幅度正稳步扩大。尽管经济增速已下降至7%左右,但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乐观,原因在于服务业比制造业吸收的劳动力更多。

  如今还有大量证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变得越来越有创新力。网购已占中国零售总额的10%以上,并且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快递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已是世界级水平,而在机械设备、电力机械和智能手机等领域,中资企业也在迅速追赶全球领军者。

  西方世界仍在继续依赖一套“生命维持系统”,即零利率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若后者也步履蹒跚会怎样?这就是西方市场突然开始惊慌失措的原因。但在北京,只有担心没有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