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设局落空白忙一场 俄半路杀出捷足先登 关键时刻印度表明态度
2020-07-05 10:26:11



特朗普上台后,几乎把前任奥巴马的政治遗产统统抛弃,仿佛一切都要另起炉灶。但在战略方面却保留了“重返亚太”战略,并将其升级为“印太战略”。那么,究竟什么是“印太战略”?这对该地区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要理解“印太战略”,就要了解下“亚太战略”。其实,“亚太战略”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因越战灰头土脸,日本却借冷战红利实现经济腾飞,成为排名全球第二的经济巨人,澳大利亚也开始加速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日澳两国牵头抛出“亚太战略”概念,并展现出两国合力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和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巨大野心。“亚太战略”本来是个反美概念,所以华盛顿迅速启动反制计划,并利用金融战、贸易战重挫了日本经济,使其形成十年的经济大萧条。至于澳大利亚,由于失去强援立马趴窝,只能乖乖回归美国阵营。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于是美国重提“亚太战略”,并将其升级为“印太战略”。“印太战略”的核心就是提升印度在美国亚太棋局中的平衡作用,这无疑加剧该地区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对抗。


事实上,无论是“亚太战略”,还是“印太战略”,其本质都是美国操盘的反华战略。而在“亚太战略”到“印太战略”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亚太战略”无法围困中国,所以就升级为了“印太战略”,并提升印度的平衡作用。在“印太战略”大棋局中,东西两端分别有日本和印度,中间有澳大利亚,这在地理上就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从而将中国的力量封闭在一个“笼子”里。因此,近年来美国积极拉拢印度“入伙”,并暗中设局推动中印对撞,以便坐收渔翁之利。必须指出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印度对此深感焦虑和不安,加上中印两国存在大面积的领土纠纷,所以新德里也有意无意迎合美国“印太战略”,压制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当前,印度与中国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形成对峙,美国明里暗里表达支持力度的立场,此举无疑是在火上浇油,并积极设局推动中印军事对抗,从而迫使印度加快向美靠拢,借机兜售军火。但是,不料美设局落空白忙一场,俄罗斯却半路杀出捷足先登了。美国计划,在中印激烈对峙时,新德里只需给白宫了一个武器采购清单,华盛顿就会不遗余力帮助印军缓解燃眉之急。然而,不料俄罗斯却半路杀出捷足先登,承诺会尽快向印度交付33架战机,并尽力提前交付S-400防空导弹系统。所以,美国人就叽叽歪歪指责印度买俄制武器,而不买美制武器装备。华盛顿官员甚至还威胁称,如果新德里执意购买俄制战机或导弹,美国可能会对印度实施严厉的制裁。


事实上,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全面打开印度的军火市场,并通过印度制约中国。而俄罗斯的目的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就是保住自己在印度的军火市场不受蚕食。当然,莫斯科也试图在中印两个大国中间达成某种平衡。而对于印度而言,这确实也是一个难得提升武器装备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机会。所以在美俄竞相拉拢,边境地区安全局势紧张的关键时刻印度也表明了态度,称俄可以为印度提供现货。其实,对于俄罗斯向印度提供武器弹药需要辩证地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莫斯科堵住了美制装备对印度销售的渠道。反过来说,如果俄罗斯不卖印度武器,新德里就会全面转向美国,这对中国将会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