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报道,近日中泰海军跨昼夜进行联合搜潜训练。参加“蓝色突击—2019”中泰联训的双方舰艇编队连续组织完成了编队运动、联合搜潜等高强度的训练科目,提高了中泰双方密切协同和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此次搜潜训练,指挥所临机下发想定情节,不设任何预案,最大限度浓厚了实战氛围。
从公布的视频画面看,这次联演是在4~5级高海况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到泰国皇家海军的“纳来颂恩”号导弹护卫舰和“邦巴功”号护卫舰在风浪中时而被压到谷底,时而冲上浪尖,露出舰艏水线下的红漆腹部。而有一段视频更能够看到“纳来颂恩”号护卫舰遇到了一个横风横浪,将战舰向左侧推翻过去,侧倾非常严重,情况万分惊险!
图片:被横浪推倒的“纳来颂恩”号导弹护卫舰。
“纳来颂恩”号和“邦巴功”号护卫舰都是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售给泰国皇家海军的战舰,所以可以说这次海上联演基本上就是国产军舰的反潜秀。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完成对水下潜艇的搜索、定位和攻击,显示了中国产战舰的优秀性能。
“纳来颂恩”号护卫舰满载排水量2980吨,将近3000吨,属于中规中矩的中型护卫舰,该舰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护卫舰制造业的颜值担当,船体线条流畅,具有比较强烈的时尚气息。在那个还没有054级导弹护卫舰的年代,中国海军自己的护卫舰没有一艘可以与“纳来颂恩”号相比,即使在现在该舰也并不落后。
图片:“纳来颂恩”号被海浪推向波峰,后面是一艘我军054A大型导弹护卫舰。
在“纳来颂恩”号护卫舰研制的过程中,我们就充分考虑了泰国海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高海况问题!
比如这次的海况情况就达到4~5级。所谓5级海况是指大浪情况,一般浪高2.5-4米左右。但是南中国海不比风平浪静的里海,这里常年会有强大的热带气旋和风暴。以2013年在南海北部生成的29号台风“罗莎”为例。当年国家海洋局布放在南海海域的浮标测到有效波高就达到4.4米的巨浪,而在东沙岛附近海域的浮标测得了4至6米的巨到狂浪,南海北部随后出现了5到8.8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图片:被波浪推上浪尖的泰国海军“邦巴功”号,水线下方也露了出来。
在这种海况下,吨位小一些的战舰都不敢出航。比如越南海军的主力俄制“猎豹3.9”型轻型护卫舰,由于基础设计来源于俄军在里海等陆间海活动的小型护卫舰,对南海的高海况考虑不足,因此最大适航海况就是5级。基本上这个时候是不敢随意出港的,就算勉强出海,也无法进行直升机起降等航空操作,雷达导弹都将大打折扣。而我们在研制“纳来颂恩”号时充分考虑高海况下的航行能力,舰体装有高效的减摇装置,可以在8级海况的恶劣条件下正常航行。因此5级海况还不能阻止国产战舰的正常航行。
我军早期的一些战舰虽然吨位不大,但是有着向海图强的愿景,因此对战舰的适航性都考虑的比较充分。我们看到这次泰国海军的另一艘“邦巴功”号护卫舰也表现得很好。“邦巴功”是更加老式的053HT型导弹护卫舰,2013年中国海军第十六批护航编队中有一艘053H3型导弹护卫舰,在航渡途中受印度洋季风影响,经过海区风力达6到7级,浪高在4米以上,该舰仍然安然驶过。
图片:在印度洋4米大浪中正常航行的我军053H3型导弹护卫舰。
当然,船大一些对于适航性肯定要更好一些。上面说的这些战舰排水量都不足3000吨,能够有这样的航行表现确实得益于我们设计师的优良设计。
而在这次演练中,我军出动的054A导弹护卫舰则是排水量将近4000吨的大型护卫舰,甚至比老式的051型导弹驱逐舰都要大,因此该舰在同样海况下航行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大船有大船的好处,可以在敌人小舰无法出动的时候进行作战,选择作战的时机就可以更加宽泛。在相同海况下,可能我们的大舰队能够安然航渡,对手的小型舰艇却只能窝在港口避风。
图片:054A与“猎豹3.9”,两种护卫舰对海况的不同适应度已经显示出优劣。
图片:中泰联演中在风浪里泰然处之的中国054A导弹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