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美联储打错算盘,帮中国海外大抄底
2016-04-05 08:49:02



两起并购引发的关注

最近,两则并购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两起收购都是对日本企业发起。一起是中国美的集团收购东芝白色家电80.1%的股份,总额约合31以人民币。此次交易后,美的将获得东芝品牌40 年的全球授权及超过5000项家电相关专利,还有东芝家电在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市场、渠道和制造基地。另一起收购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即富士康)CEO郭台铭于4月2日正式签署收购日本企业夏普的协议,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此外,富士康还将认购夏普增资发行的1136.4万股特别股。

这两起收购,从技术细节上看,美的是看中了东芝的市场、渠道、技术和制造基地,收购的目的是更快地扩大企业规模、扩大世界市场占有率以提升美的的国际竞争力。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从根本上是立足于中国市场这个打基础的。相比其它发达国家市场,中国市场依然有很长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开发,白色家电市场会继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在推动亚洲基础建设,未来二三十年东南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考虑到东南亚的人口基数,更早在这里占领市场有助于美的未来的长远发展。而收购东芝,则可以帮助美的快速渗透到日本市场,因为东芝在日本占据了70%的白色家电市场。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有助于提升美的家电的市场深度。

所以,美的收了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有助于企业发展,而东芝之所以卖掉这部分业务,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市场已经饱和,而未来面对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他们已丧失信心。对于美的来说,31亿收购东芝白色家电80.1%的股份比较轻松,不算太大的投资,但就长远布局来说却很有利,同时还能快速提升美的在白色家电世界市场的份额。

至于鸿海收购夏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夏普之前的战略失误使得夏普陷入了窘境。夏普曾是全球液晶技术的发明者、领导者,但因押注大型面板而陷入经营困境。从08年开始,夏普持续斥巨资修建液晶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其技术优势集中在生产更为廉价的大尺寸面板。但过去几年爆发的却是中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错失机会的夏普还遭遇三星及其它显示屏制造商的反超,一时间,夏普四面楚歌。据统计,夏普在过去的4年里累计亏损超过100亿美元。

不过,夏普的液晶技术是不必怀疑的,鸿海由于是世界最大的代工企业,所以有了这样的配套设备基地作为基础,有利于鸿海的全产业链延伸,有助于进一步立足于中国大陆市场向更广泛的世界市场扩散。

大并购背后的市场逻辑

这两笔收购,只是近期比较引人关注的收购例子,但这些收购仅仅是中国企业对外收购的冰山一角而已。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31日报道,一季度,中国大公司的对外并购推动了该国的跨境交易额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之前一派红火的美国收购活动则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

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中国对海外资产的渴求将全球跨境并购的总额推向3110亿美元,在第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总额6820亿美元中约占46%,创历史新高。中资交易额为1010亿美元,约占全球跨境并购活动的1/3,为历史最高水平。15%的交易案涉及中国买方也创下单季最高纪录。在中国对外并购的例子中,比较典型的是2016年2月中国化工完成了中资企业迄今为止数额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以440亿美元全额现金买下瑞士农药化工企业先正达。这也是化工领域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一宗收购案,而就在数月前,该公司董事长任建新以77亿美元收购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

与中国交易额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美国交易的大幅下降,根据统计,美国的对外并购活动下跌了29%,美国一季度的并购总额仅为2560亿美元。欧洲一季度的交易额则同比上升了11%,达1810亿美元。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中国如此大规模的并购未来对中国是好是坏呢?在这方面,不妨听听占豪(微信号:占豪)谈一下当前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世界大并购的理由:

一、中国正在快速膨胀的巨大需求市场需要中国企业具有更全的产业链以保证未来产业的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现在的大并购正是基于这种需求产生的。

中国正在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未来二三十年将逐渐跨入发达国家,一个14亿人口的需求市场,其爆发出来的威力绝非美国现在市场可以比拟的,很多人对中国市场威力是严重低估的。在中国经营的企业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当前中国经济是什么状况他们很清楚,他们现在的感受也很清楚,所以他们能感受到一旦中国经济重新进入比较良性的轨道,那市场潜力会有多大。

所以,相关企业借机提前进行产业链布局,提前进行资源整合,有助于未来满足中国这个巨大市场需求的胃口。另外,我们需要看到,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诸如东南亚的市场潜力也将被挖掘,中国其它亚洲国家的市场,这个规模是二三十亿人的大市场,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中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吸纳更多境外的成熟市场企业。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吸纳更过境外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企业以丰富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的深度,加速转型升级。此时与一些能相配套的有优势的优秀企业进行并购,有助于中国更快递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三、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遭遇重大增长困难,现在并购是抄底。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滞涨期,大多数国家的日子都很难过,很多国家的经济都进入了衰退状态,包括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没有实现任何实质性的复苏,这使得当前世界大量企业的经营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一旦负债率增加,市场增长停滞,可能就不得不考虑卖掉企业。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展开并购是妥妥的抄底。过去,美国经济为何总能在一轮危机后快速复苏,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拥有美元霸权,美国在世界经济困难的时候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并购从而在低位抄全世界的大底。接下来,当美联储进入货币宽松周期,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美国当然就赚大了,经济当然就好了。这一次危机,中国也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要在世界经济处于滞涨时加大并购力度。

四、美元加息周期进行并购可以大幅降低并购成本。

美元的加息预期加速刺破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泡沫,使得相关国家的经济陷入窘境,企业经营陷入困难。此时,中国企业展开并购,有助于大幅降低并购成本。以美的并购东芝白色家电80.1%的股份来说吧,美的仅仅用6.93亿美元(加上东芝两亿美元的债务)的代价就拿到了一家年营业收入20亿美元、有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的企业和品牌使用权,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廉价的收购。若非世界经济陷入困难,美的估计再付出两三倍的价格才能拿到这么多股份。

五、中国货币宽松周期有助于中国企业到境外并购。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中国货币将进入长期的宽松周期,这种货币宽松的政策大大增加了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去并购,不光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连使用资金的成本都会非常低。

中国大并购是在抢美国的蛋糕,美联储加息帮了大忙

其实,中国现在的大并购不仅仅是抄世界的底,也是妥妥的抢美国的蛋糕。看过拙作《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的战友应该都清楚,美国要完成三步才能彻底走出经济危机,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第一步、通过量化宽松来稀释世界范围内的流通美元币值从而降低美国的国家负债,同时再推动美国资产价格的上涨和美国负债由私营部门转入政府债以暂缓危机(具体细节参考《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系列分析)。

第二步、当美元量化宽松到不能继续的时候,美联储再通过加息预期来制造世界市场的美元回流美国市场,通过美元回流来提振美国经济的同时,在世界其它市场制造缺乏流动性的经济危机。当这种危机到一定程度后,美国企业就可以用美联储的巨大流动性去收购世界范围内的“廉价企业资产”。

第三步、当收购得差不多了,美联储再放宽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在经历一轮危机后因流动性增加而向好,美国低价收购的世界资产快速升值,美国企业获得大利,美国经济走强。

现在,美国正处在第二步的进程中。上个世纪,美国玩这一套很纯熟,因为美国没有竞争对手,欧盟都是自己的队友。然而,现在不同了,有了一个中国,当美联储加息的时候中国货币政策大幅宽松,放出大量流动性,这不但对冲了美元加息给中国市场带来的冲击,还促使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收购境外企业。中国从2015年开始对外并购明显增加,2016年的并购速速更快,就是美联储加息和中国央行降息降准的作用。事实上,美联储的加息让中国收了不少低价企业资产,这是美联储帮的大忙。当然,美联储加息可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自己,只是中国因为经济实力决定了有顺手牵羊的能力而已。

美联储为何不敢轻易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甚至说还要考虑负利率,就是因为有中国在后面不但有能力分流世界资本的流向,还有能力收购世界范围内陷入窘境的企业。同时,美国股市也有些不给力,美联储加息有可能刺破资本市场泡沫让美联储心有余悸,这一点从美国世界并购规模大幅降低就可以看出端倪。

毫无疑问,中国收购世界资产的大门才刚刚开启,未来不管美联储怎么玩,可以对冲美联储政策的中国经济都可以应对,都能从中获利。譬如,去年华尔街的力量试图围剿人民币,结果人民币忽涨忽跌,搞得他们完全拿捏不准,后来据报道说那股力量暂时解散了。

美联储未来到底是加息还是减息?加息,中国继续宽松,加速中国企业展开国际收购买便宜企业;减息,世界经济复苏有助于中国更快地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中国,对所谓穆迪、标普调低所谓评级根本无感,用不了多久中国经济会用实际行动给两个机构再上一课。但,美联储现在不得不面对中国央行的挑战,美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