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艘095为何不搞弗吉尼亚式的大垂发筒?
2023-02-06 23:52:15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从超级大国海军洛杉矶级中期批次之后,就特别强调具备潜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陆地的能力。当然战斧也有一定的反舰性能;不过潜射版是否同样可以反舰一直是深受怀疑的。毕竟早期哪怕是核潜艇也是深海中的信息孤岛,很难获得大容量及时性的对手舰船的方位坐标,更谈不上随时给潜射战斧输入与更换这些坐标参数。不过对陆攻击的目标坐标几乎长期不变。只要提前设定好,在打击距离之内就可以随时发射。因此潜射战斧原则上都是以攻击陆地目标为主。而发射方式也可以分为通过533毫米鱼雷管发射,以及直接通过潜艇前部的垂发系统携带与发射。鱼雷管发射模式,不论装填、储存还是发射,都会与鱼雷本身抢夺有限的火力通道。



可携带与发射的潜射战斧的数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从洛杉矶级的后期批次开始,就完全采用舰艇前部的十来个垂发系统携带与发射为主。这种垂发属于小直径垂发,也就是一枚战斧装填在一个小直径发射筒中,每个都有自己独立的开合压力盖与单独的火控系统。而到了新世纪的弗吉尼亚级上,则开始逐步升级为大筒发射。也就是类似早期俄亥俄上的一筒装填至少7枚潜射战斧。这样只需要开启几个大型耐压盖,就能发射30枚以上的潜射战斧。弗吉尼亚级的最新版,甚至可以携带40枚以上,也就是可以先后开启6个大型压力盖。那么为何从洛杉矶级的1发导弹1个筒。最终升级成6个大直径压力盖呢?本质上在于,所有的潜艇垂发筒不论直径大小,一个筒其实就是一套小型耐压壳。



而且还要配套相同数量的耐压盖以及开启与火控系统。而垂发井的数量越多,则系统越复杂,可靠性也随之降低。因为任何一个垂发筒不论大小,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全艇。而改为7发一组的大筒与大盖以后,携带的垂发潜射战斧数量增加了好几倍,但是耐压与开启以及火控系统的复杂度反倒下降了50%。这充分说明大筒的好处是很明显的。问题是看看刚刚下水的的2艘095,其位于中部艇身的3X6的垂发,既不是类似洛杉矶级的小筒,也不是类似弗吉尼亚级大筒。其每个的内部直径,大概率是850毫米的“中筒”。那么既然通过弗吉尼亚级,早就证明大筒明显优于小筒,为何095不直接上马类似的大筒呢?其实当今超级大国攻击核潜艇上的所有大筒与小筒。原则上只能携带潜射战斧攻击陆地,


也就是不具备远程反舰,更不具备远程反潜的能力。看似集成度升级了,实际上功能仍然单一。而095上的18个850毫米垂发筒,与水面大舰的850毫米主力垂发系统是通用的。既可以携带潜射反舰导弹与反潜导弹。也可以携带HJ21这种前所未有的潜射ASBM;还可以携带攻击陆地的远程巡航导弹。在未来技术成熟后,甚至可以携带与发射潜射版的区域防空导弹。这种综合战斗力是所有洛杉矶级与弗吉尼亚级都不敢想的。这才是真正的通用型潜射垂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