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直怀疑大秦弓弩的杀伤力。其实有这种看法的人基本都没有真正接触过当代的强弓,至于被严格限制的弩更是外行。于是有人说奥运会上弓箭的实际比赛射程不超过70米,怎么敢说秦代的硬弓可以射击800米外的目标;而秦代的强弩可以把青铜箭镞发射到1500米之外?其实奥运会上的弓箭拉力只有40到48磅,说白了就是娇小的女生也能玩的转的“玩具”。而在乾隆中期之前的真正的战弓,基本上没有低于拉力70斤的。70斤的拉力相当于现代标准的75磅以上;是奥运比赛用弓拉力的接近两倍。这已经是非经过专业训练的当代男子都不能轻易拉开的。而清初的实战弓拉力更大,普遍在100斤甚至更高。因此历史上真正的战弓的射程普遍超过300米。如果是抛射并且顺风,那么飞到800米的距离,
并不奇怪。这类硬弓发射的箭镞穿透力惊人。现代试验可以直接穿透0.4毫米的薄钢板。如果是顺风抛射,那么箭镞下落击中目标的速度甚至比发射初速度还要高。最终会直接贯穿有防护的塑胶假人;如果换成真人那么也是一箭之下就来个透心凉。至于弩;则威力和射程更大。毕竟自古至今的弩基本都是手脚并用帮助拉开的,其聚集的势能远超人类双臂拉开的弓。现代军用硬弩在顺风下也可以把箭镞发射到1公里之外。而秦代硬弩的发射力度只会比当代的单兵弩更强而不是更弱。再加上秦代的箭镞都是青铜三棱穿甲体。比重明显大于当代的钢制箭镞,因此其存速能力与射程也会大于当代的钢制箭头。弹头飞到800米甚至1.5公里仍然存在杀伤力,这个威力基本等于AK47步枪发射普通7.62毫米子弹。
实际上秦弩箭镞飞行到800米之外时存留的实战杀伤力远远超过现代7.62毫米子弹。毕竟子弹只有十几克。而秦弩箭镞则有100克以上,而且还是像当代尾翼稳定长杆穿甲弹的状态。因此仍然可以轻易穿透铠甲而把被命中者直接射穿。大秦的弩箭阵横扫天下,可以说没有不怕的。大秦的弩箭除了射程远穿透性强之外,还在于密集发射。经常摆出上万人甚至几万射手一起齐射,有些甚至是用半机械化的弩机来发射。那么只需要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向300米到1公里之外的对手阵地发射几十万支重箭。这个火力覆盖密度堪称全球几千年冷兵器时代绝对不可超越的记录;其打击威力只有当今的火箭炮群齐射可以对比。要知道一个几万平方米的敌人活动区内,瞬间落下几十万支三棱箭,等于每平方米都会落下十几支只箭!
即使重铠甲防护的人马都会被瞬间射穿!只有那些有超厚盾牌的对手才能临时顶一阵。但是不用再过几分钟,这种盾牌上就会聚集几十只箭,其增加的巨大重量已经让盾牌手无法继续高举式持握;有些箭已经把盾牌也射穿了。稍微有放松,那么再来一阵密集的箭雨,所有力竭的盾牌兵也只能当即扑街!如果不信,可以去访问一下赵括,他的感受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