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运芯片歼20就趴窝?中国总师挺身而出,特朗普大棒已失效
2020-06-14 09:22:38




图为歼20战机
为了打压与制裁中国,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严格的禁运措施,希望通过在芯片方面进行封锁的方式打压中国军工业,扬言禁运芯片歼20就趴窝,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科总师张斌挺身而出,带着团队攻克半导体技术难关,而随着半导体领域传来好消息,就连美国网友也只能承认:特朗普的制裁大棒已经失效。

图为新型芯片效果图
平心而论,美国制裁中国的思路确实找准了要害,因为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地位依然不算领先,无论是在产能还是产品精度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掐断中国企业进口芯片的渠道,确实可以对中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这种制裁仅仅只会对中国的民间企业造成影响,对军工行业根本不会起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完全无法达成最初设定的目标。
相比更加偏向于追求用户体验与性能的民用产品,军队不会对自己的电子设备有任何花哨的要求,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绝对不会是计算能力,而是可靠性,对于军队这样的用户而言,为各种武器装备提供作战保障所需要的芯片性能并不算高,但在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的战场,保证自己手头武器处于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非常重要,军用电子产品也因此将可靠性放在了第一位,对于追求拔尖性能的追求反而并不迫切。

图为歼20战机
由于对算力的需求优先度并不高,中国歪打正着地扫清了所有军用芯片全部自产的所有障碍,只需要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就能满足军队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华而不实的算力和运算速度上下功夫,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电科55所张斌总师及其团队设计的芯片就让他入围了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而他在此之前的代表作,正是用于歼20战斗机的一块关键处理芯片。
实际上,全世界军队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都将可靠性放在了第一位,即使是技术储备雄厚的美军,也并没有盲目追求高新产品,大量战机甚至依旧在使用486或者奔腾芯片,尽管目前比较先进的商用芯片已经采用14纳米和7纳米工艺,美军的大多数军用芯片依然维持了65纳米的“低”水平,因此中国大量进口民用芯片,并不意味着军用芯片无法自给自足,受制于人。

图为CPU
由于军用芯片有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特点,国内自主设计的CPU与GPU等芯片虽然在民间市场上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但在军品市场则完全堪用,还能保障不受外国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