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目前已成高频词汇,被政府和经济学界奉若上宾。11月10到18日,九天间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北京明确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率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何为供给侧改革?专家媒体众说纷纭,还是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最为简洁明晰。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和创新领域,以此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成为北京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供给侧改革源于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滞涨泥沼,国内通胀率高达13.5%、失业率高达7.2%、而经济增长率仅-0.2%。同时美国经济也存在税率过高、限制进入、价格管制等诸多结构性问题。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最高达70%,企业所得税率高达46%,抑制了私人部门投资和生产的热情。
以上困境让凯恩斯主义“药效”失灵,相反,随着政府刺激力度越大,国内滞涨情况越严重。1981年里根上台后,奉行供给学派的主张,通过大规模减税、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让经济重归繁荣。
另外,此举也提高了当时政府的赤字率,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正酣,紧缩货币下政府不得不依靠债务融资维系财政,但这应归属政治博弈范畴,与供给学派的理论本身无关。
与当年美国相比,我国经济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债务负担,以及银行潜在的坏账是必须直面的问题。并且,我国经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这不仅挤占了太多金融资本,而且裹挟了众多经济资源,这也是实体经济不振、央行货币传导失灵重要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看当前的我国经济,正在从标准的投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各级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掌握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依然占据着大的权重。”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认为,换言之,我国经济体内的供给体系效率,主要不是由民营经济决定的,而是巨量的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生产。因此,拿我国经济类比美国八十年代显然不合适。
因此,与供给学派强调的减税等措施不同,中国式供给侧改革将重点定位在微观层面。即动用政府的力量淘汰重组市场过剩产能、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的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扩大符合政府战略意图的产业升级,其中,企业盈利水平成为政府特别需要关注的核心目标。关键点由此出现:政府是促进供给侧改革的主要载体,政府(而非市场)主导下的产业微观调整,成为重中之重。
从理论层面看,供给和需求犹如剪刀的两片刀叶,以企业家发现和生产职能为主线,将两者对接起来。生产的供给端固然重要,作为需求端同样重要。在正常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就是满足需求的创造的需求的过程,一切作用在“有效”的基础上。
满足新需求、创造新需求时企业在市场上立足之本。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本质上就是发现市场微观环境下存在“漏洞”之处,满足和创造有效供给对市场系统进行纠偏。美国澳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已故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均是以此为出发点发展自己理论体系,进而享誉世界。
企业家是市场竞争的载体,也构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那么必然遭到淘汰。作为完全独立经营的银行机构,也必然小心谨慎利用资本,朝具有效率的企业提供信贷。因此,市场充分竞争环境下,至多会出现局部性过剩问题,而整体过剩型危机现象不可能出现。否则的话,原因只有一个:央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引发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导致银行资本过度泛滥,诱导企业家展开整体不合理投资。
我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关键原因在于不合格的企业挤占了太多市场资源,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充当了市场的主体,无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对它们不起作用。甚至,即使生产低效,无法创造有效需求,仍可以在金融机构的垂青下继续生产,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对民营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同时,无形当中绑架了银行机构,酿成金融潜在风险。
所以,政府改善供给端是一个明智之举,通过产业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驱动产业创新,才是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但是在此有一个关键前提:市场还是政府做主?如果是市场,那么就应让无法创造利润的僵尸国企破产,并且真正做到打破国企垄断,让更有效率的企业参与竞争,降低社会总体生产成本。同时进行大刀阔斧金融改革,让银行资本更多的朝向民营企业,来促进经济整体效率的提升。这些手段虽然痛苦,却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如果仍是政府,那么市场主体仍存在缺位的问题,总体效率很难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从这一点看,与其倡导供给侧改革,不如真正朝向“大市场、小政府”路线迈进。让渡更多的权力给民营经济体,让他们来履行市场真正的权利。相信随着实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下总体效率和利润的提升,可以有效化解银行坏账和地方债务问题,并且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