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报道俄罗斯《权力》周刊网站7月1日发表题为《大路在远处可见——中国与巴基斯坦协作经验为何对俄罗斯重要》的文章称,巴基斯坦《黎明报》网站此前刊文详解中巴经济走廊“长期计划”。巴政府计划和发展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表示,这份由中方起草的计划并非中巴合作路线图,仅体现中方立场。但巴方专家认为,计划内容应会接近未来的实际情况。
文章称,计划最详细部分是农业项目,北京计划把新疆、尤其是喀什地区变为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加工基地,还计划开发巴基斯坦旁遮普省2600公顷荒地用于种植。巴所有大城市将建立仓储系统用于存储运输农产品。计划中第二详细的部分是工业项目。计划将巴基斯坦分为西部-西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西部-西北部地区主要发展采矿业,中部地区主要发展纺织业、电器和水泥制造业,南部地区主要发展炼油、炼钢、汽车组装等工业,发挥其靠近海港的优势。
文章称,中国还将在巴实施“安全城市”项目,在一些城市的人流密集区建立全天候监控系统,安装爆炸物探测器、探测扫描跟踪装置。所有获得的资料将进入统一的处理中心。计划还包括旅游业。文件建议在巴沿海地区新建数十个游艇港口,以及酒店、公园、剧院、高尔夫球场等设施。
文章称,中国打算把巴基斯坦变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援助橱窗”,但巴方同时面临可能由此带来的问题,如债务负担以及需要保护中国人和中方项目的安全。此外,中巴经济走廊可能引发印度不满,并导致地区安全局势激化。目前很多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和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要经过印度洋,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中国将基本不受印度洋路线制约,印度的优势也将丧失殆尽。
文章称,巴基斯坦与三个对中国来说非常关键的地区相邻,分别是中亚、中东和印度。中国如何利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政治红利目前尚不清楚,但机会很多。这些因素不能被认为是问题或威胁,它们完全符合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
欧亚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表示:“任何地区或世界经济一体化都涉及经济主权。对巴基斯坦来说,重要的是平衡外国投资带来的风险与发展基础设施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