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中国光忍痛不行 要打“麻药”
2015-06-21 12:34:05



拔牙种牙,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半毛钱关系吗?以数据作为毕生事业之本的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偏是将自己的调研,以及个人种牙的经历,移植到了当下中国经济调结构的思考上。

6月20日上午,姚景源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说,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把握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平衡点。做牙齿手术很痛,可能引起高血压,强忍痛苦可不是好事,需要打麻药。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光忍痛不行,我们也应当给企业打点“麻药”。

姚景源现在的身份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此前他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总经济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研究工作。2011年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任为研究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当前中国经济调结构动作频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姚景源指出,我们可能低估了结构性调整对经济短期的冲击力度。支持这一结论的,是他在调研中亲历的一则故事。

他说,自己曾去唐山调研,一名在钢厂工作了10年的工人,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块钱。唐山一名官员告诉他,如果再要压产能,将直接涉及20万人的就业问题。“GDP可以不要,升官可以不要。如果结构调整,将工人调到大马路上去了,就要出大问题。”过剩产业领域的严峻形势令人动容。

而自中国经济2012年以来,调结构力度加大后,就业和通胀一直是高层衡量中国经济底线的重要指标。

姚景源分析称,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等一些关键数据来看,今年三四季度的数据与之前持平,保持全年7%的增速将面临很大压力。其次,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对经济的影响较大。近年我国进出口下滑较大,而出口中下滑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前年一季度增长22.2%降到去年一季度的0.2%。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调整需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于要不要保增长,无论从财政政策领域加大投资,还是货币政策领域扩大货币投放规模,学界以及舆论界一直颇多争议。

有趣的是,这位一直跟数字打交道的总经济师,把他拔牙种牙齿过程的思考,用到了经济调结构上。医生告诉他,拔牙齿70%的人血压会升高,为了减轻疼痛,需要给他打麻药。在牙医手术台上,姚景源就开始犯职业病,“拔牙种牙不就是结构调整么。”

在20日的会议上,姚景源讲述自己的经历后,不无担忧地说,中国经济就像拔牙之前需要打麻药一样,我们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能否也打点麻药呢?不能调结构的牙痛手术还没做,就把人疼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