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已完成电磁弹射首飞?中国电磁弹射器一些技术已不亚于美国
2016-11-10 14:11:10




近日,有消息称歼-15舰载战斗机疑似在我国第一个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试验机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回应。不久前加强了前起落架的弹射型歼 -15战斗机才首次曝光,这次进展“令人惊喜”。不少网友将这次成功称为“伟大胜利”。有分析指出,电磁弹射器的“重大突破”使得歼-15战斗机将可以重载起飞,载弹量和作战半径都可大幅提升,不亚于一种新型舰载机首飞。而且舰载预警机等大型平台也将可以从航母上起飞,意义极为重大。
按照网络上的说法,目前,正在进行大型航母电磁弹射器地面试验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如果网上消息属实,如此之大的电磁弹射器,成功进行歼-15这一重型战斗机的弹射,说明中国线性同步电动机、盘式交流发电机和大功率数字循环变频器等关键技术已接近全面实用化。

对于航母来讲,缩短起飞距离是非常有利的,它缩小了飞机的起飞区,我们知道航母甲板的面积是有限的,并且个有限的甲板还发划分为起飞区、降落区和停机区,特别是停机区,直接决定着航母的出动和再次出动能力,这是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舰载机在机库里面一般不会装油和挂弹,只有在飞行甲板上才加油和装弹,所以停机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能够有多少架飞机同时进行整备作业,也就意味着航空母能够同时出动或者再出动多少架飞机。
在航母甲板三个区之中,降落区是没法缩小的,这是因为舰载机降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复飞或者逃逸经过发生,这样飞机的降落区要保持通畅,以便舰载机能够降落失败能够复飞或者逃逸,所以降落区的面积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而停机区又要越大越好,所以能够压缩的就是起飞区,减少起飞区面积主要就是降低舰载机的起飞距离,这样就增加快飞机的滑跑速度,以便迅速能够到达起飞速度,所以才需要弹射器。

来自中国海军的马伟明院士曾披露,中国电磁弹射器的某些技术已不亚于美国。可以看出,中国正在持续推进对于航母使用弹射器的研制工作,而且研制进展也是比较顺利的。但除了弹射器本身的技术攻关,想要把它安装上舰,还会牵扯动力问题、系统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论证。
就目前来说,歼15发展弹射型是必然的,而中国海军发展到今天的成就,就是在这样的务实中前进所取得的。四代机舰载型上舰的实现可能还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公开的结果,而中国海军势必会未雨绸缪。歼15弹射型的发展会成为一种备份,用的上用不上无所谓,但绝对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