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克米波雷达技术难题!又一反隐身神器诞生,使歼20有如神助
2021-02-13 08:35:41



众所周知,雷达是现代空战当中对空作战与空中作战的主要传感器,一直以来广受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中国研制成功了一款反隐身雷达,可以使得美军的B2有来无回,这种反隐身雷达突破了传统米波雷达的固有弱点,实现了对隐身目标的稳定跟踪探测,那么这种雷达,到底是什么神器呢?


我们都知道,雷达是现代战争空中作战与对空作战的主要传感器,而隐身飞机为了避免被雷达发现则采取两种措施,第一是使用电子干扰技术让接收机接收到很多相同特征的雷达信号,从而掩盖了真正的目标雷达回波。
第二便是使用隐身技术。隐身飞机用了隐身外形改造与隐身材料涂敷减少雷达回波面积与能两种方法。前者通过改变飞机外形使得入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与反射面呈大角度倾斜状态,从而折射到其他方向上去。而后者则是将雷达能量吸收掉(这种吸收效果可以换算成 RCS的减少)。


在采用了这两个措施后,飞机本身的RCS大大减少。现役隐身飞机F-22,其正面RCS 极值很小。这使得现役各类雷达对其探测距离仅为十几千米,而在发现它之前,F-22的机载弹药就已经对这些雷达平台进行了攻击,从而实现了首先发现首先推毁的绝对优势。
然而这种隐身方法也是有其固有弱点,在低频段,特别是在波长为米级或更长的波段,虽然理论上 RCS会变小,但却因为现役的各种飞机本身飞机部件都在米级(0.1米到10米)范围内,因此」会让电磁波照射时发生共振,大大增强飞机回波信号的能量,从而使得隐身失效,因此米波需达就成了一种有可能突破反隐身技术的新型雷达。


1999年南联盟F-117被击落事件中,据当时指挥战斗的营长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讲,他们就是利用俄罗斯的米波雷达成功抓住了F-117的踪迹,一举击落了它。虽然米波雷达技术先进,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威力的区域不连续,无法进行测高等。对此,我国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先进米波雷达”的概念。
为了解决雷达刷新率和米波跟踪的可题,先进米波雷达采取了相控阵雷达本制将机扫模式改为电扫,从而大大增加了波形在一定时间的发射量,增加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和刷新率实现了目标跟踪,在采用一定的算法对目标回波的多普勒频域、幅度、相位、极化进行之后,还可以实现目标识别。


为了解决米波雷达波束宽、打地折射严重又不能进行良好区分的问题,先进米波雷达采取了独立波束、分区保形的设计,还可以根据不同方位扇区的地形情况作出相应的匹配优化。这种设计实际上就是在空间内使用多个独立的扫描波束,对不同区域进行扫描,因为这些波束是独立的,在频率、波形上和回波的方向上都完全不同,所以地面折射回来的多径信号其特征很容易和其他波束分开,这就解决了空域覆盖范围小的问题。
1991年,在经历过海湾战争的震撼之后,刚刚来到电子38所工作一年的吴剑旗把目光放在了反隐身雷达研制上。—年后,吴剑旗就获得了一个旨在研究反隐身雷达的项目——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试验系统。


在研究过程中,吴剑旗慢慢认识到研制米波雷达是克制隐身飞机的利器,虽然米波雷达有许多固有的弱点,被大多数雷达专家所不认同,但敏锐的吴剑旗发现新的数字阵列雷达体制和超分辨处理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有可能将这些传统的问题解决,2001年完成了课题研究, 11年之后的2012年,首个实用系统被吴剑旗团队完成,达到了预定目标,中国从此不再害怕隐形机!
2013年,在澳大利亚召开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上,吴剑旗作为大会开幕式历史上第一位特邀的亚洲雷达专家就先进米波雷达做了专题报告,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国际知名雷达专家的关注。对这些荣誉吴剑旗说道"这不仅仅是科学家个人的成绩和影响力,更代表着我国雷达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远方——更先进的全息感知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