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网信领域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2018-01-02 11:23:43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是网络大国,还不是网络强国,但在移动终端时代,我们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倪光南表示传统产业可以实现高端转化,“中国制造2025”将达到第二梯队,“我们可以走得更快”。

超算、北斗和量子卫星突破很大

新京报:2017年,中国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实现了哪些突破口?

倪光南: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高铁、微信、支付宝和共享单车,这四张新的技术名片,让人们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另一方面,在国际领先的高精尖技术上,我们去年有三项技术得到很大突破。

首先是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硬件、软件,是完全国产化的超级计算机。其次是北斗卫星导航。我们将网信技术和航天结合起来,北斗现在覆盖亚太已经没有问题。第三项,量子卫星推动量子计算通讯技术的发展,显示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决心。

移动通信的迭代很明显反映出我们的技术进步,5G时代即将来临,中国很可能实现从“并跑”到“领跑”。

网络安全的可控性容易被忽略

新京报:你最近谈到,我国的互联网安全状况和网络空间斗争主动权问题,当前我国在互联网安全方面,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倪光南:网络空间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范畴,网络安全属于对抗性的,比如黑客攻击等,很难预测和计算。我们往往说网络安全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是不同维度的问题。

可控性容易被忽略,但在今天越来越受重视,比如伊朗核设施、乌克兰停电等。我们坚持自主可控并不是反对开放,如果一些重要基础设施采用的软硬件不能达到自主可控的要求,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现在有一些芯片还不能实现国产。不能国产就达不到自主可控的要求,人家可能切断供应链,我们就瘫痪了。网信领域要强调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AI短期内不会超过人类

新京报:自从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高手,就引发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焦虑,您如何看待AI在当前的发展,和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倪光南:阿尔法狗之后让大家认识到,决定AI三大条件已经成熟——计算机处理和承受能力足够快,大数据更成熟地应用,AI深度学习的算法发展,这三方面的优势让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

AI是不是会迅速淘汰人类?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我们还不用太恐慌,短期内AI不会超过人类。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人工智能会是下一阶段信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一些难题还需要时间解决,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中国在新兴领域,存在有利于新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而且中国有更好的基础和市场来支持AI发展。

同题问答

你认为过去一年来,互联网行业最大变化或者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倪光南:“新四大发明”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最大的体会是,虽然我们整体制造业还在第三梯队,但我们已经有了创新的自信,从“跟跑”到“领跑”,在某些领域可以弯道超车。

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哪些方面最有可能领先全球?

倪光南:未来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会让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整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特别是网信领域的融合,会产生很多新的应用和领域。

在过去的一年,您有什么收获,对未来一年,有什么期望?

倪光南:中国要成为网络强国,还要补课。硬件软件基础设备达不到自主可控,还是受制于人。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将重要的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完善。

采写/新京报记者 任娇
倪光南认为,不仅要突破单项网信技术,还要在信息技术体系及其生态系统的竞争中取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如果没有体系,单项技术没用武之地,信息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形成体系才能应用”。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很好,但有可能会被黑客控制。我们以前往往用性价比来测评产品,但网信产品还要进行自主可控的测评,而不只是产品的性能。如果做不到自主可控,可以一票否决。”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络科技特色体验展区内,量子通信、5G、北斗系统等让人们脑洞大开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20年来互联网发展的辉煌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光明网等媒体采访(李政葳/摄)


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提到,截止2016年底,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27365个,2016年专利申请数118725个,近五年中四度位居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位。
谈及发展取得的成就,倪光南表示,一方面是高铁、微信、支付宝和共享单车,这四张新的技术名片,让人们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北斗卫星导航、量子计算通讯技术等国际领先的高精尖技术取得了发展。
如今,网络空间逐渐成为连接全球人类的平台,然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发展与安全同步进行,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如果没有安全,发展是不能很好实现的。”倪光南特别强调,要把安全和发展作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做到安全与发展同步推进。
“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应该有一些制度来保证,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这一原则无处不在。”在倪光南看来,应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在这一领域内,相关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文献资料、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等往往可以形成一个信息技术体系,体系及其关联的经济社会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因此,倪光南认为,不仅要突破单项网信技术,还要在信息技术体系及其生态系统的竞争中取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如果没有体系,单项技术没用武之地,信息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形成体系才能应用”。
另外,倪光南还提到,自主可控要实现“不可用”“可用”“好用”三个阶段,还要做到大力推广。“在传统产业方面可能没有这么明显,但在网信领域就比较明显。如果做不好推广,即便性能好也不利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