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这次访华虽然只待了一天,却见了不少中国重要的领导人。中方对她很重视,会谈时气氛挺轻松,合影的时候大家还挽着手笑,跟去年见面时那种严肃又僵硬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中方这么热情,不只是为了面子好看,主要是想给欧盟递个话:咱们可以继续合作,但得是平等互利的,不能你总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对我们指手画脚。就像会谈时说的,中欧得互相尊重、好好合作,一起维护好现在的国际秩序。图片
说白了,就是劝欧盟选条对自己有利的路走。
冯德莱恩显然听明白这话了。离开前她特意说:“欧盟跟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跟和美国关系好不好没关系。” 这话其实是说给美国听的:中欧之间的事,不用你美国来指手画脚。
放在几年前,欧盟根本不可能说这种话。以前它基本就是美国的 “小跟班”,美国干啥它跟着干啥。但现在不一样了,冯德莱恩这话明摆着,欧盟有自己的想法了。当然,这不是说它要跟美国翻脸,只是想在两边之间找个平衡,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这事儿也不难理解。前几个月,欧盟跟美国谈贸易协议,谈得特别费劲。特朗普政府搞的 “对等关税”,让欧盟吃了不少亏。一开始美国要求零关税,后来降到 10%,结果特朗普一封信就涨到 30%,欧盟气得不行,可又想保住市场,只能咬着牙接受 15% 的关税,还得答应给美国增加投资、开放市场。
这还不算完,美国副总统万斯之前在慕安会上,直接说欧洲最大的威胁是自己内部,还骂他们不让人好好说话、把移民问题搞得一团糟。对比之下,中国就客气多了。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加征反补贴税,中方没立刻对着干,而是提出 “最低进口价格” 这种办法,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又给双方留了商量的余地。在稀土问题上,中国也主动说 “这事儿本来就不该成问题”,还专门设了快速反应的机制,真是既守住了原则,又给足了对方面子。
冯德莱恩也不傻,这次访华时,老说合作比分歧重要,还提了 “转折点”“不平衡在减少” 这些话。这都是在给欧盟找台阶下,也为以后可能的政策调整做准备。
其实现在整个欧盟都在调整自己的策略。过去这几年,因为俄乌冲突和能源价格波动,欧盟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结果坑了自己 —— 能源危机闹得整个欧洲不得安宁,物价一个劲涨,好多企业倒闭了,老百姓意见特别大。这时候再看中国,市场稳定,产业链也全,还愿意坐下来谈,甚至能让点利。哪个选择对欧洲更有利,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且今年是中欧建交 50 周年,中方也说得很明白:“中欧都是有分量的大家伙”,得一起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还特意强调,中欧之间没什么地缘冲突,也不是对手。这话是说给欧盟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听的。
那接下来中欧会怎么走呢?其实也不难猜。首先,欧盟不会马上就跟中国特别亲近,但肯定会慢慢和美国拉开点距离。这不是要跟美国彻底闹掰,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特朗普又要搞贸易战了,这时候欧盟要是还死心塌地跟着美国,只能被当成 “冤大头” 收割。所以现在中欧愿意坐下来聊天了,就算还有分歧,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想法不一样,或者价值观有差异,但在做生意、应对气候变化、搞绿色发展这些事上,还是能好好合作的。图片
其次,中方也没指望欧盟一下子就站到自己这边。毕竟双方确实有分歧,但这不影响在能合作的领域好好合作。简单说就是:你不一定非得帮我,但也别总听美国的。中国这次这么重视冯德莱恩的访问,释放善意,就是想打 “长期牌”。
再看冯德莱恩那句说给美国的话,不是说要选边站,而是告诉大家:欧盟自己能判断,自己能做主。美国听不听得进去、接不接受,那是它的事。但从这次会晤来看,中国已经拿出最大的诚意了。
至于欧盟能不能接住这份诚意,就看它有没有长远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