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黎明报》等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卡塔尔和阿联酋明确表态,有意加入 “沙巴共同防御协议”,意图将其升级为 “四国联盟”。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也表示,共同防御框架已向其他阿拉伯 - 伊斯兰国家敞开大门。这一系列动态,预示着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巴基斯坦在 5・7 空战中的出色表现,无疑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这场空战的胜利,不仅捍卫了巴基斯坦的主权,也让饱受安全困扰的阿拉伯 - 伊斯兰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再加上 9 月 3 日中国大阅兵中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代表的未来军事发展方向,更是让这些国家对新型防务力量充满期待。
图片
如今,《海湾时报》等中东媒体爆料,巴基斯坦未来可能在沙特部署导弹系统,甚至派遣军队。这一模式也将适用于所有加入共同防御框架的国家。沙特官员私下透露,沙特对现有的 F - 15、阵风、台风等战机,以及萨德、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的 “可靠性” 越来越担忧。毕竟,以色列此前对卡塔尔的袭击,让沙特心有余悸,生怕自己也陷入 “难发一弹” 的危险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无疑是为沙特的安全增添了一道有力保障。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这一步,那中东地区将出现历史性的一幕:中国制造的红旗 - 9/16 防空导弹、地空雷达系统,甚至歼 - 10C、枭龙战机,将与美军基地在沙特境内共存。而且,一旦局势紧张,沙特军队很可能会优先启用这些 “中式武器”,而非以往依赖的美式、法式等西方武器。
这一转变意义深远,不仅意味着中东地区军事装备格局的重大调整,更看出该地区国家在安全事务上自主意识的增强。
随着越来越多的阿拉伯 - 伊斯兰国家加入共同防御框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拓展。这些国家不仅会出资与巴基斯坦共同研制开发导弹、战机等先进武器,提升地区整体的军事技术水平,还可能接受巴基斯坦军方的培训,通过联演联训提升本国军队的战斗力。这种全方位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安全共同体。
图片
CNN 等美国媒体援引消息称,白宫方面已经察觉到这一趋势难以阻挡。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军事、经济等优势,在中东事务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但近年来,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屡屡受挫,其对地区安全承诺的动摇,让盟友们深感失望。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后,美国的沉默态度,更是让中东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大打折扣。
西方观察家提醒,巴基斯坦现代化武器研发生产体系的建立,以及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离不开与 “铁杆伙伴” 的合作。从这个角度看,加入沙巴共同防御协议框架,意味着这些国家也有机会融入 “中式武器保护圈”,获得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这一趋势,不仅将重塑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也将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产生深远影响。在未来,我们或许将见证一个更加多元、自主的中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