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总理记者会透露重大信号,全解读!
2016-03-17 10:08:38



一、关于金融、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系统的安全:

金融、金融风险:
金融的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的最大风险是实体经济不发展,所以中国采取降息、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措施稳定经济发展,但这些措施不是量化宽松措施,中国会把握货币供应的松紧适度,主要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

占豪解读:从李克强总理关于金融的表述看,我们可以读出如下几个重要信息:一是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实体经济发展,这一点绝不动摇;二是中国不会采取量化宽松措施,但货币宽松趋势不变,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三是大量政策将继续向小微企业倾斜,因此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普惠金融依然是政策支持方向。

金融系统安全:
去年由于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但是我们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因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了13%,高于国际标准,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高于我们定的150%的标准。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降低企业的债务率。企业债务率高是老问题了,因为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但是我们的居民储蓄率也比较高。即便如此,不管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占豪解读:虽然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上升了,但由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国际标准(西方标准),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再加上中国非常高的储蓄率,中国的金融系统的安全是有保证的。不过,为了推动金融更加安全和经济增长,中国会继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债转股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杠杆率。之前传出银行的一些不良贷款转股权的消息是有可能的。

二、关于股市和监管:

······现在看,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因为现在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多,不能留下监管空白;要增强协调性,因为金融市场产品之间关联度比较高,协调要有权威,还要做到权责一致。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分层负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防止苗头性的问题蔓延,当然也不能容忍道德风险。总之,还是要瞪大眼睛,练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

占豪解读:由于去年出现了股灾、e租宝借P2P搞非法集资和泛亚事件等系列问题的暴露,充分表明金融创新虽然给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同时如果监管不严,也会带来灾难。这种灾难如果长期不察,有可能酿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从而引发金融甚至经济危机,就像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所以,未来中国将会在构建严格的监管体系方面下功夫,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投资领域都将如此。

三、关于深港通:力争今年开通。

占豪解读:无论从证监会主席还是总理嘴里,答案都是今年开通。考虑到沪港通已经开通了较长时间,运行得很平稳,有了大量经验,那么开通深港通应该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难度,所以今年下半年开通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了。

四、关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会受影响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也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下行压力确实在加大。明显特征是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空间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正推进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同时,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在放缓,但是我们还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而且今年一二月份我们的服务业又增长了8.1%,其中包括研发等高技术领域,这也带动了传统动能的改造。我们的传统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当中,产业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需求。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我们有政策储备。去年是世界经济6年来增速最低,我们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并没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占豪解读:首先,从总理明确给出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这个肯定语气,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还是中国政府手里的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之所以不选择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模式,根本原因是为了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占豪过去几年一直强调中国经济的潜力,这其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区域结构的不平衡是我们的短板,更是我们的潜力,正是因为中西部的基础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使得我国经济还有很大投资空间。更何况,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是向西发展的,这意味着未来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巨大空间,这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力量。二是中国人均生产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包括产业升级、结构转型。譬如,产品品质、品牌的提升就能带来人均生产率的提升,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能提升中国的人均生产率。更何况,我国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服务业的发展又会增加就业和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能提高人均生产率。三是中国还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想想看我国户籍城市化人口才占总人口的39.9%,发达国家普遍在70%以上,这么大的空间会带来多大的需求?四是中国在经历了资本、教育、科技和工业的系列积累后,正在进入创新创业的新高潮,这必然会带来大量新的投资机会和更多的经济效益。面对这些潜力,中国经济怎么可能没有潜力?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无论是怎样级别的人向占豪(微信号:占豪)咨询中国经济的问题,占豪都能告诉他当前市场为什么是这样,未来为什么有潜力和机会,而当前应该如何做出合适的策略选择。这些征询者当中,有政府的智库、有国际大企业和国内大企业的高管、有大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主、也有最普通的创业者、工薪阶层和白领······占豪的这些话,相信在三五年后都会陆续验证,我们拭目以待。

五、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关系:

中美两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然也存在分歧,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这表明中美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且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关系健康向前发展要遵循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现在中美双方都表示,要积极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我们将会放开或逐步放开美方对中国投资的准入门槛,但是这应该是相向的,双方开放应该是对等的。所以我们也希望美方在和我们进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过程中,能够本着平等共赢的原则来推进。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会不断扩大。对于出现的分歧,我们之间有上百个对话交流机制,只要是出于诚意,管控好分歧,我相信中美共同利益还会不断扩大。在中美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分歧的量会增加,但所占比例会下降。中美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不管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占豪解读:总理的这个“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大势不变”既是一个战略判断,也是给美方提醒。现实就是现实,中国已经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高达56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确是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同时,在谈经贸关系时再度强调“要遵循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表明,中国不可能给外国特殊待遇,开放都必然是相互的和双方对等开放。这实际上是在告诉美国人,并非中国不对美国开放,而是美国不对中国开放。就现阶段而言,中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角力无疑更加激烈了,但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并未被削弱而是依然在增加,这再次表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利益的融合程度。事实上,这也表明,中美要撕破脸美国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此正常情况下美国基本没有可能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和中国彻底撕破脸。

六、关于养老金:

确有个别地方发生养老金发放困难问题,但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这三年中央财政就拿了上万亿元,但有一条,地方必须尽职尽责,而且中央政府要督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000多亿元,我们还有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占豪解读:个别地区可能因为老龄化问题、经济发展大幅放缓等因素导致养老金发放困难,但鉴于中国养老保险、社保基金储备、充裕的财政能力和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养老金总体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个别地方的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地方政府的注意,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放缓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如果不能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但会因为人才流失导致老龄化加速,还会导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这必然会带来地方财政困难和经济收入的下滑,地方政府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应该加快经济转型和升级,同时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是个别地方解养老金问题的长久之道。

六、关于产能过剩和下岗潮。

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最终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占豪解读:产能要去,要关停一些亏损企业,但不像上次一样搞下岗。怎么办?就是通过安置、转岗,通过政府引导的机制对工人进行有序转化。这种模式其实是现阶段很好的模式,这不但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好处,还能通过去产能、人员转岗来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这方面,显然现在政府的措施比以前的措施要好得多。

七、关于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可以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三年前就在这里,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现在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当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尤其是要推进标准的统一。还有不少证照是没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的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进行清理,该废除的废除。

占豪解读:这次改革的深化程度在细节上其实很多是超出预期的,譬如过去工商税务一个月办不下来的事情,现在不到一周就搞定了,甚至时间更短。这些效率的提升和门槛的降低,会激发市场活力。虽说局部可能整改得过头或许会有细节上的问题,但就整体而言,对经济的刺激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措施会在三五年后体现出威力。从这些要简政放权的力度上看,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简政放权后,政府会腾出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将逐渐投入到监管上,如此政府的职能就转变了。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影响现在看起来不明显,但数年后将会体现出来,因为这是社会效率的整体提升。

八、关于中国周边:

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毫不含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希望,不论是域内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能多做有利于地区稳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则对谁都不利。

占豪:再次明确释放了中国以发展经济、推动现代化建设为第一要务的信号,这应该也是与我国军费完全处于西方预料地那样降低增速相互呼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有恶化趋势,但中国依然判断这并不能阻挡中国推动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能力。这既是中国的战略判断,也是对自己经济、军事和政治能力的自信。而最后的“否则对谁都不利”就是一种有底气的自信表现,也就是说中国有能力在解决周边问题的情况下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底气,中国不敢制定这样的策略。所以,大家放宽心搞经济、搞创新吧,听政府指的方向去做,不会错!反其道而行之,则很难有作为。

九、关于香港:

要是再有人问你香港怎么了,我建议你回答: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没有也不会改变。而且我们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香港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说到发展,这既是香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当然,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的努力。

占豪解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会改变,相信特区政府的能力和香港民众的智慧能处理复杂问题和局面,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努力。很显然,大礼包没了,香港也就是中国的一个城市,总理的态度很明确:自治不变,相信你们,对你们有信心!这一切都在不言中,自己品味去吧!

十、关于新经济:

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很广泛,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指三产中的“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而且,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大企业可以有更大作为。目前很多大企业也在搞创客空间,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现在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为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一个平台,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有活跃的空间。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还是在于亿万民众的参与,这也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占豪解读:说白了,政府就是“铁了心”要支持创新创业的新经济了,从这些话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未来中国政府将会在这些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为什么占豪一直说这几年虽然经济困难,却是中国新的30年大周期中创业的最佳时机。很多人在这个时间段里不断抱怨,这种抱怨其实和之前一些人的抱怨性质一样,其实是他们错过了中国改革开放创造财富的大潮。而现在这个30年大周期的头10年将是一个创业最佳时机点,特别是头5年,而现在应该是头5年的第3年。不管信或不信,再过三五年,大家会看到那些勇于创新和勇于创业取得的成就。当然,创业总有失败者,关键还取决于创新的程度,这需要勇气和智慧。

十一、关于中俄的经贸投资关系: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而且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我们不仅是政治关系好,在经济方面也有升温趋势。中国始终遵循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和俄罗斯发展关系。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俄关系不会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受到影响,不受第三方的压力。我们还会继续推进中俄关系向前发展。当然,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我们之间的合作也不针对第三方。我说经济方面的合作也在升温,有一个例子,去年我们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又增加了800多万吨。但是很不幸,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我们整个进出口,不仅是对俄罗斯,都是下降的,虽然数量没有减,但是贸易额下来了,这个责任还真不在我们双方。去年年底我和贵国总理梅德韦杰夫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我们可以在油气一体化方面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吸引中方对俄的投资。我们还可以拓展贸易渠道,实现贸易多元化。我愿意看到明年你再参加这个记者会,我能回答你中俄经贸投资趋势出现了转折性的向好。

占豪解读:中国其实是很愿意和俄罗斯发展经贸投资关系的,在这方面中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坦率地说,俄罗斯人的确不善于发展经济,这方面思路太少,而且比较保守。譬如,俄罗斯远东有广袤的土地,有大量的能源,然而人口却很少,俄罗斯如果能搞一个像中国深圳那样的特区,显然对中国投资还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如果能在与中国比较近的日本海出海口有些大的政策,这可能会大大提升中俄的经贸与投资关系。但是,俄罗斯在这方面是雷声大雨点小,说白了就是在经济头脑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应该也是普京的短板,梅德韦杰夫在这方面也不是那么在行。也许,俄罗斯应该好好向中国同志取取经,看看中国是怎么建设深圳的。

十二、关于医保全国联网:

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占豪解读: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的确比较棘手,原因是中国太大、技术难度太高,又涉及到地方利益,所以全国建立联网的确不是一朝一夕。但是,如果全国能实现联网,的确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所以希望政府再加把力吧。

十三:关于两岸关系:

不少台商对大陆出的经济举措很敏感,很多人都担心对台湾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会不会改变,我们听进去了,回来就发了文件,明确对台湾投资企业已有的优惠政策不得改变,要给定心丸。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啊。我们还会继续推出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的举措,当然前提是要保持两岸的和平发展,基石还是“九二共识”。只要遵循这一政治基础,大家都认同属于一个中国,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好谈。

占豪解读:这话说得话里有话,首先明确中央政府政策不会改变。但是,话锋一转,也明确这一切的基础是“九二共识”,如果没有了这一政治基础,那就是要搞台独,搞台独那就啥都没有了。更直白地说,就是不搞台独啥都好说,搞台独啥都不好说了。那么,接下来如何约束台湾政客就要靠台湾老百姓了。

十四、关于政务公开:

首先,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第二,能上网的要尽可能上网。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第三,要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我们出台一些政策,本来是为了利民、惠民,群众看不懂、有疑问,那就要解释。一些合理的建议,该修改的就要修改。要让政策的内涵透明,而且也回应民意。

占豪解读:其实,在很多方面,中央政府做得远比地方政府要好得多,有些地方政府完全跟不上改革的节奏。在这方面,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多加督促,媒体该曝光也应曝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行政公开和透明。越透明、越公开,老百姓越明白、越清楚,那么政府公信力也就越强。习总说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而制度就是要公开、透明,在这方面应该对地方政府多加约束和督促,有相应的考核规则。

十五、关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访日:

去年我去韩国出席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本是个一年一度的会晤机制,时隔三年才重启,的确是来之不易。是否还能够顺利地进行,三方要互动,尤其是现在中日关系虽然有改善的势头,但是还不巩固,还比较脆弱,我们还应该本着双方对历史问题的原则共识,而且做到言行一致。我可不愿意看到再走回头路。

占豪解读:从总理的话里可以看出,对日本明显信心不足。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进一步对冲美国重返亚太的压力,中国该做的还是要做。至于说是否真的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这事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慢慢磨吧。

十六、关于降低“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

我在参加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来可以考虑适当地调整“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它的缴存比例。当然,“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各地情况不同······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总的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占豪解读:很显然,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依然是政策取向,应该不久会进一步降低。这一切,还是为了给企业减负,推动经济发展。

十七、关于农业问题:

现在农产品主要是谷物产品的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比,像玉米、小麦、大米,几乎每吨要高600多块钱,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一步还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让农民更多的进城,有条件的能够在城里留下来,这样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可以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能够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样就使我们的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占豪解读:农民部分进程,留下来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农村的人均生产率。否则,农业生产的单产成本降不下来,那么一方面是农民不得利,农民增收慢,中国人均生产率低。所以,中国现在要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民进程,同时城市要扩大就业市场。这些,实际上既是中国发展的问题,也是中国发展的潜力。在这方面,中国的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如何能既保证农民利益又能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需要赶紧出台更细致的规则。譬如,农村合作社的构建、农村合作股份公司的建立、大户转包种粮等等。总之,推动农民进城不能夺他们的土地,而应该在保证他们土地利益的基础上去解放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城开辟新天地。

综合李克强总理的的记者会,实际上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重要的话说三遍。所以,不必再怀疑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该干嘛干嘛去吧,只要坚持中国继续向好的大方向,并且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数年后必有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