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26
中国军方在南海进行反舰弹道导弹试验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下属的《美国参考》报道,据两名知情美国官员透露,中国正在南海水域进行一系列反舰弹道导弹试验。首发测试在周末,测试的窗口一直开放到周三,估计是多发测试,根据禁航公告,分析本次可能是东风-26的全弹道测试,发射地点在酒泉,离落区3600公里左右,东风-21D没有这么大的射程。
当时美国航母正在南海活动,不过美国说它们没有接近周末的测试地区,也没有处于危险之中。
DF-26导弹:被称为中国的终极武器,可以干掉一艘航空母舰或者杀伤一个中等城市。
作为新一代中远程导弹,DF-26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拥有完整的产权,其次核常兼备弹头,三是具有高超音速弹头能打航母,四是具有末端机动变轨和制导技术。
东风26可打航母
有人猜测,2017年5月9日的中国导弹试验是DF-26,测试地点渤海某处,中国国防部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角大楼分析至少有两种版本:DF-26A和DF-26B,导弹具有不同的弹头。目前至少有四个东风-26旅服役,假设每个旅有18枚导弹,至少已经装备72枚东风-26.
DF-26的的神秘弹头终于在央视节目中揭幕了——双锥体设计+四个空气舵进行机动控制。
双锥体配置
有趣的是DF-26的双锥体配置,可以在至少两个中国弹道导弹 DF-15B和 DF-21C上找到,设计用于高精度瞄准,类似美国潘兴二弹头。
双锥体配置
为什么这四款导弹都采用相同的双锥体配置呢?
DF-26的总工程师朱广生撰写的研究论文专门介绍了这种配置的好处,而且强调东风-26可在末端进场阶段期间执行大的中高度机动,中低端快速变轨迹以及位置和速度的可控调整。
具有4000公里的最佳轨迹的弹道导弹在其推进阶段之后达到超过5km / s的速度,并且在其航线的远地点处接近3.8km / s,比11马赫更多一点。
特别是在反舰攻击的情况下,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以便能够定位,识别和获取其目标,要求下降速度为可控。调节这种速度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圆锥运动,即头部的速度矢量围绕其对称轴旋转。
并且满足这种头部的所有这些标准的形式正好是双锥形的。
双锥体配置
根据一些分析,DF-26能够在3500公里的距离上投射500公斤核载荷,或者在3500公里以外投射1200公斤(不管是否为反舰)的常规弹头。
中国火箭部队于2016年8月31日进行了DF-26的第一次作战射击,射程应能够覆盖波斯湾和东印度洋之间的大部面积,以及第一和第二链岛之间。
DF26
DF-26现已服向部队,射程为3000-4000公里,作为我国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对太平洋关岛、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以及新建的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中国火箭军据信至少已经装备四个DF-26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