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帝国综合症晚期,高大上的787也药丸!
2019-04-24 07:19:15



737MAX的冲击波到现在还远远没有结束。虽然某公司正在不断的公关和洗地,但是全地球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是美国人自己现在也很少有人敢拿自己的小命给利益集团背书。因此这个事情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而这种飞机现在面临的就不仅仅是暂时停飞,而很可能是已经卖出的上千架都要集体报废回炉。这损失对购买了这种飞机的各国航空运输公司都是很难承担的。因此对飞机生产方的索赔必然要大面积开始。而某飞机生产公司,绝不是做通某几个人或者某几个国家的工作,就可以蒙混过关的。某飞机公司进入新世纪的这快二十年,主要就是推出了新737MAX和新787这两张“王牌”。现在737的牌坊肯定已经倒了。而以前作为高大上代名词。已在全球卖出更多,带来滚滚利润的787,没想到正在步737MAX的后尘。被爆出安全隐患同样非常严重。
而爆出内部黑幕的不是别人,正是某公司内部的在职员工,可谓真正的“自爆”。某公司生产的787“梦想客机”,属当代主打双通道远程客机。但是现在被曝光在本土生产的787客机质素差劣。厂方为赶快完工出货赚大钱,不惜使用坏掉的零件。机身内部还遗留大量尖锐金属碎片,甚至包括灯泡和短梯,构成严重安全隐忧。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曾调查部分可以事件并向某公司发出指示,但未列为安全事故。787属于宽体客机,于2011年投入服务。可载242至395人。燃料消耗方面,787比767更省油,效益高出20%。787也是首款主要使用复合材料建造的主流客机;第二款使用线传飞控的民用飞机,经过模拟器训练,就可以让飞行员轻易地从777转训至787。机身大量使用轻型碳纤维制造,有助节省燃油,因此吸引了全球大量订单。787的生产线,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厂区,这里是生产787的两个主生产线之一。
而该厂区员工曾多次向FAA举报,指生产过程存在严重缺陷。机身内部满布碎片,但该公司曾向员工施压,要求隐瞒违规行为。生产线技工克莱顿表示,他经常在驾驶舱底部的电线附近找到金属碎片,情况相当危险,“我永不会坐787”!另外有多名内部员工证实克莱顿的说法。有员工声称曾在787机尾的水平尾翼附近找到碎片甚至一把梯子,若在试飞时未能清理,可能会卡住齿轮或割断电线,恐酿成空难。事实上,该厂的787飞机生产过程中,经常有碎片遗留机身。在公司已经工作30年的前质量经理巴尼特表示,这些金属碎片相信是镶嵌部件时留下,他曾看见碎片挂在升降系统的电线上,“一旦电线被割断,可能造成灾难。”该经理表示,他见过所有由北查尔斯顿厂房出厂的客机中,没有一架能符合飞行安全要求。该生产线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和生产过程疏忽。曾有员工提出质疑。反而遭受公司的处分,因此所有人最后都选择装聋作哑。
787的大客户卡塔尔航空2014年曾因机身损坏,拒绝接收从北查尔斯顿厂房生产的787。2012年一架787客机出现故障,相信与内部金属碎片有关。
实际上某公司生产的大飞机,在交付时,内部充满了各种极其危险的金属垃圾、碎屑甚至残留的工具早就不是什么新闻。甚至批量交付给自家空军的加油机都是这样!情况更严重。美国空军曾经全球公开招标一批十几架的新型大吨位加油机。本来欧洲的某飞机公司已经以更优的价格和交付周期中标。但是本土公司通过强大的游说集团对美国空军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最终废掉了欧洲公司已经中的标。把订单重新拉回到了国内。等到开始交付这十几架大型加油机时,美国空军的接机人员,居然发现这些飞机内部,被各种危险的金属垃圾几乎塞满。在向某公司高层投诉,要求彻底清理飞机根本不予答复的情况下,美国空军被迫自己动手,发动大量官兵纯手工操作,从各种缝隙中一点一点的往外抠垃圾。就这样,从每架预备交付的加油机中,都收集出几个大垃圾袋的碎屑!而那些无法清理的内部,还不知道存在着多少危险废料。此事发生后,气的美国空军高层在这批订单之后,到目前对某公司,再也没有下另外一个军用大飞机的订单。一个飞机生产商,对本国空军都敢这种态度,对待外国民用客户的做派可想而知了。


为何曾经领先世界大半个世纪的某飞机制造公司,内部管理和责任心会堕落到这样的程度?这恐怕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批人的原因。说到底,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高阶段。而垄断到一定程度,自然是只想躺着赚钱。连基本的管理责任心甚至最起码的人性都丧失了。这种崩溃,是系统性的、大面积的。历史上的大帝国到了末期,这种事情多如牛毛,可以说是积重难返。现在的美弟大公司,有这样的末年病的,不仅仅是某飞机公司。其实是几乎每个垄断大公司内部都是这样。而最近20年,靠夸夸其谈上位,就是不做实事的移民大量爬上各公司高位,带来的管理和质量体系全面崩溃,更是加快了这种破落的速度。
说到底,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C系列客机必须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