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用化和减少成本的考虑,中国未来的航母舰载机应该在歼-20和歼-31之间做出选择,显然,海四代之争注定只有一个赢家,歼-31和歼-20各有优势,一直以来,有关歼-15之后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讨论就从未停止,一般来说,专门发展一种四代舰载机可能性不高,中国目前在研的两款四代机歼-20和歼-31都是双发,都有成为舰载机的优异条件,二选一无疑是最佳选择。有关舰载机重中型的选择,美国海军就是例证,自F14雄猫退役后,先后选择了中型的F/A-18“大黄蜂”和F35C,F-35C空重达到了15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2700千克,已经影响了F35C作为航母舰载机的前途。歼31设计之初就有作为舰载机的初心,主要是发动机拉了后腿,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随着WS19高推比新中推的成熟,歼31向有力竞争舰载机的成功之路又进了一大步。WS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中等推力发动机,其推力比为1:9以上,这让歼-31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这一点早已得到证。实。
目前WS19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可以保证在歼31进入量产时,及时交付使用。至于舰载机专用的航电技术,类似F35的先进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EOST)已经在珠海航展2.0版的模型中安装在机鼻下方和机身各处,它集成了激光指示瞄准,前视红外成像,红外搜索和跟踪功能与一身,功能十分强大,堪比歼20的类似系统。如今歼31第三架原型机已经在制造中,可能用于静力试验样机已经进行试验了,后继研发进度相当快,也许会非常快。
歼20无疑是先进舰载机的最有力竞争者,但是歼20的问题是它与航母匹配性不好,难以达到舰载的标准,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了, 003航母很快就会上马,可是歼20的舰载型没有开发。
再有一个优点,歼31的另一个任务为:外贸,称为:FC-31,或者说,无论怎么说,该项目都要继续下去。
中巴合作开发的五代机就是歼31的一个改进版,不可能是歼20的改进型,
一,歼20战机被禁止出口的,
二是,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时间。
越来越成熟的歼31新2.0版照
事实上,当国人许多人在拼命黑歼31时,全球都在盯着看,如果它失败了,美国在未来的五代机市场上将没有对手。
据网上推测歼-20的最大起飞重为36-39吨,F-35C的最大起飞重量31吨。前文提到一般舰载机都会增加吹风襟翼等增升装置,歼-20飞机鸭翼虽然也有增升功能,但因为这种设计为了格斗机动性实际上是静不稳定的,在航母上起降使用会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还是需要重新设计增升结。为了便于航母停放,机翼必须做成折叠式,这两种措施的直接效果就是飞机必然要进一步增重,至少200千克,给歼-20的发动机带来新的压力。
为了满足航母降落需求,歼-20的起落架也要大改,这是因为航母起降采取的无拉平起降,飞机下沉是直线砸下去而不是传统的飘叶式。当海上有风浪时,会进一步增大,这就要求飞机的起落架必须加强,飞机轮胎胎压也要提高,F/A-18E/F战机上述数据分别是陆基型2.3倍和1.8倍。考虑到歼-20更重,这一数值还要继续上升,这种起落架增强又会增加飞机的重量,至少150千克。
另外,歼20机身后部的两片凸出于机身下部的腹鳍外伸过长,在航母上起降很容易与舰面擦碰,但是要改腹鳍,歼20的后机身都要大改,这也是歼20遇见的大问题。
舰载机起飞时必须承受5倍以上的重力过载,舰载机机体、油箱、发动机和所有机载设备必须进行加强,还要搭配着舰钩、海上降落防沉措施等,这又要增加重量至少1500kg。
此外,为了满足舰载机在海上作业时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防腐蚀要求,必须采取尽可能联接和密闭的部件,这些也会增加一定重量。总体算下来,歼-20改装成舰载机后补增加2吨以上的重量是可能的。
舰载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却要远超陆基飞机,美军无论是F/A-18E/F还是F-35C都宁愿牺牲作战性能也要确保可靠性和维修性。美海军对舰载机要求一般都采取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的发动机技术,一款没有经过长期试飞和验证的涡扇-15根本无法满足这种要求。
此外舰载发动机还必须要求加速性能好、以便能够在着舰失败后复飞。美国规定,舰载机正常状态加速到最大推力所需时间不得超过2.5秒;抗腐蚀能力强,必须适应常年在海上环境停放;高温环境下作业能力好,以适应在热带、亚热带作战。
上面的讨论已经看出,如果非要让歼-20上舰,基本要对气动布局、内置部件、发动机做出全面大改,这就是建造一架新飞机,有这功夫,不如重新研制一架全新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