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莫斯科的地铁工人们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不少城市都开始迈入地铁时代。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地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中国制造的列车也成为各个国家的抢手货。在中国列车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之后,现在又拿到了俄罗斯的订单。只不过这次的订单有些不同,以往都是出口列车,这次中国得到的项目却是帮俄罗斯建造地铁。
据媒体报道,在25号,莫斯科举行了一场盾构机始发仪式,庆祝由中国铁建公司承建的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最后一条隧道进入施工阶段。
在2017年,中国铁建获得了莫斯科地铁的建设合同,这份合同中包括了三个车站的主体结构、四个盾构区间和九条隧道的施工。为了能够迅速帮莫斯科完成地铁项目的建设,中国铁建从国内带来了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这种盾构机开挖直径可达到6.28米。在其“发威”之下,能够用较快的速度就完成隧道的施工工作,而考虑到莫斯科冬天气温温度低,中国铁建还专门为盾构机研发了可耐零下20度的低温主驱动,以保证机器能够正常运行。有俄罗斯工程师在见过这款盾构机后发出感叹,中国的技术水平,我很佩服。

中国制造的盾构机
虽然我国的盾构机技术起步较晚,但在科学家们的刻苦奋斗研究之下,我国已经完成赶超。以这次中国铁建带去俄罗斯的盾构机为例,这种先进的大型盾构机,现在也只有三个国家有能力独立建造,这其中,就包括中国。
除此之外,中国铁建还将中国风的元素,融入地铁站的设计当中,在莫斯科的米丘林站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地铁站台集合了梅花、云文、团寿、八仙纹等中国元素,看上去美轮美奂,颇有一股古典之风。 可能因为中国铁建在地铁建造项目上的优异表现,莫斯科市长在25号的盾构机始发仪式上还发言称,十分感谢中国企业参与到莫斯科地铁的建造中来。

中国建造的米丘林地铁站概念图
要知道,在地铁领域得到俄罗斯的夸奖可不容易。因为,俄罗斯自己在地铁建造上就很有两把刷子,他们的地铁站深度大部分都比较深,甚至有的地铁站深度超过了100米,这体现了俄罗斯先进的技术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某种意义上其实算是中国的“地铁老师”。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派出了大量的学生到苏联去学习地铁技术,后来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参与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这是修地铁修到了“老师”家啊,应该算是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师恩。

中国年轻的设计师团队
相信这次通过莫斯科地铁项目,中国的地铁技术能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响名气,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铁建也许会收获更多的国际订单,毕竟像中国这样相关技术先进、施工质量高、进度又快的国家,又能到哪里去找到呢?(向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