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陆续引进了12艘基洛级潜艇,主要为636M型,艇长73.8米米,艇宽9.9米,吃水6.6米,水下排水量3000吨级,配备6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使用各式鱼雷及反射导弹,由于消音瓦等减震降噪效果不错,静音效果非常好,曾经被西方称为:大洋黑洞,
基洛级
我军对于这款潜艇确实相当满意,先后花几十亿美元来购买这一款武器,俄方也一样满足,这等于救活了俄常规潜艇工业,也许唯一的问题,俄方不想向中方推向大修技术,在对华军售中留了一手,希望中方将潜艇送回俄原生产企业进行大修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守技术机密,更重要的还是钱的问题,毕竟大修工作也要收费,而且不便宜。武器的采购成本往往武器全寿命使用其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更多的花维护及配套系统上。
每次大修几乎重新制造一次,一次大修收费10亿人民币不算什么,综合估算的话,仅12艘基洛级的大修工作,价值上百亿人民币的合同。中国不想受制于人,自然不能答应,决心要自行解决这一高难度的问题,其难度很大的,不仅需要许多专业知识,也需要许多专用工具,甚至专业的技术人员,各类零部件的制造也必不可少。
基洛级
俄方认为,如果没有他帮助,中国根本无法完全基洛这样大型复杂装备的大修工作,最终还得求助于俄方,使用基洛级的其它国家,比如:印度,也一样解决不了,只能让俄方大修。
可惜现实无情打破了俄方的梦想,俄方不给中国想要的东西,乌克兰及时出手,别看乌方没有建造基洛级潜艇的能力,却拥有相关的许多技术,尤其中大修所需的设备等,据称,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许多有关基洛的技术资料。
大修等于重新生产
俄方驻华服务的专家很快发现,中国的基洛级潜艇上发现了许多非俄制部件,后来更可以自已大修了!对此,俄方将原因归结于:乌克兰。
我们无法否认乌克兰给予的帮助,多亏乌方出手相助,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主要的困难就是缺乏足够的资料,如果自已摸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能忽视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乌方的资料更多是一种指导,如何具体的处理依然需要我们自已解决。
伊朗的基洛级大修工作,也有中国企业参与
我们通过研究基洛级维修手册等资料,再参考实物,逐步摸清楚其设计原理,并且进一步吃透了其技术,有关研究成果很快就应用到国产潜艇改进之中,从而让中国潜艇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