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今天专门发个短文介绍一下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优势,也方便大家理解以后介绍航母的文章。(正式介绍福建舰的文章还在制作中)
第一节·航母战力分水岭
9月22日,也就是19年前美国最后一款重型舰载机F-14退休的日子,我国福建舰官宣电磁弹射了三款舰载机:
中型五代机歼-35,重型四代机歼-15T,轻型预警机空警-600。
当然,根据视频显示的日期,这次弹射演练应该是在3月份进行的。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演练位置的时区是东十区,这是到了关岛附近了。
美国基地喜提VIP观众席。
航母的弹射演练之所以会牵动人心,主要是因为能否实现弹射起飞是衡量航母战力的重要分水岭。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类航母:弹射航母和不可弹射航母(即滑跃航母)。
滑跃航母没有起飞助力,这意味着舰载机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从长度有限的航母跑道上起飞。
图片
比如说飞机要尽可能的减轻重量,起飞时还要“猛轰油门”、消耗大量燃油。
另外滑跃航母在结构上只有一个“翘头”,所以飞机起飞只能一个一个来,群体出动速度有限。
图片
同时这个“翘头”在平时也没法停放战斗机,这对于寸土寸金的航母来说是巨大的空间浪费,降低了航母的载机量和调度效率。
图片
而一旦有了弹射这个助力,事情就好办多了。
在有助力的情况下,战斗机就可以实现更大的起飞重量、满油满弹上天,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斗力。
图片
这个助力还可以缩短起飞所需的跑道长度,增加舰上的调度空间。
这样弹射航母就可以安装多条弹射轨道,同时起飞多架飞机,大幅提升了出击效率。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这么一个局面:
滑跃航母起飞的飞机出动慢、火力弱、航程短;
弹射航母起飞的飞机出动快、火力强、航程远。
高下立判。
具体来说,我们的福建舰有3条弹射轨道,能一分钟内同时弹射3架满油满弹状态的飞机。
图片
战斗力爆表。
此次成功的弹射演练一口气实现了中国航母编队的四个“跨越”:
滑跃航母向电磁弹射航母的跨越;
非隐身舰载战斗机向隐身舰载战斗机的跨越;
舰载预警直升机向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跨越;
电磁弹射隐身舰载战斗机对美国同行的跨越。
之所以说“电磁弹射隐身舰载战斗机”是对美国同行的跨越,是因为美国的隐身舰载机F-35C至今都没能在美国的电磁弹射航母“福特号”上部署。
为什么不部署呢?
主要是这俩比较八字不合。
第二节·坑爹的组合
当初福特级航母刚开工的时候,F-35C还没定型,所以该航母就注定没办法考虑F-35C的需求。
等F-35C出来了一看,果然啥啥都匹配不上。
比如说:
F-35C的尾焰温度过高,福特号的挡焰板承受不了。
图片
之前美国航母的挡焰板都是给F/A-18准备的,结果F-35C的尾焰温度高于F/A-18,这就遭不住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把航母拉回厂里大改,目前美国只有少数航母改了,福特号还没改。
没有匹配的电磁弹射档位。
F-35C的最大起飞重量比F/A-18更重,又因为挡焰板太弱、起飞时不敢开全力,导致福特号不知道该怎么匹配电磁动力的输出曲线。
毕竟美国人在电磁弹射领域也是个新手,没有什么历史数据可以参考。
数据链不匹配。
F-35C作为隐身战机,需要使用专用的加密数据链,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隐身状态。但是福特号并没有预留这种信息通道。
这等于是一起飞就可能被发现,那还隐个屁的身。
事实上福特号整个信息系统架构就和和F-35C不兼容,甚至连带宽都不够。要解决就得给整艘航母来一次“系统重装”。
机库维保水平不足。
F-35C作为隐身战斗机,对维护保养的要求比普通飞机苛刻很多。毫不意外的,福特号又满足不了。
现在就算把F-35C硬搬上去也没法长期驻扎。
虽说福特开工的时候F-35C还没定型,但大部分参数还是确定了的,现在出现如此多的低级失误,只能说美国私企之间的配合水平堪称灾难。
就好比阿三造航母:舰载机搬上来了才发现机库门太小放不进去。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通过一些整改还能解决,那么下面这个问题就是福特舰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顽疾了。
电磁弹射故障率过高。
美国电磁弹射的技术较为落后,用的是交流电网,容易出现电网震荡,尤其是大重量连续弹射。
结果就是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大约每使用270次就会故障一次。
这么多问题不解决,F-35C自然也上不了福特级。但美军也不是很着急,因为他们手上的F-35C本来就没多少。
直至今天,该型战机仅服役40余架,分3个中队部署在卡尔文森、林肯和华盛顿三艘老式蒸汽弹射航母上。
图片
当然了,让这三艘老家伙匹配F-35C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们都为此返厂进行了升级改造。
其实F-35C这么难伺候并不奇怪,整个F-35系列本来就是一个为优先为空军非海军设计的机型。
搞舰载型号F-35C纯属搭“顺风车”,主打一个省钱,离美国海军的理想机型相距甚远。
比如说美国空军为了省钱,觉得单发战斗机就够用了,反正发动机出问题了可以就近找机场迫降或跳伞。
但在海上没有地方可以迫降,跳伞的风险也非常高。所以双发战斗机才是美国海军的梦中情机,他们看F-35C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而我们的歼-35就完全不同了。
图片
该机型在研发时就是优先按舰载机要求设计的,而且和福建舰紧密适配,自然不会出现美国军工搞出来的那一堆系统不匹配的低级失误。
可以说歼-35就是美国海军心目中F-35C该有的样子。
根据照歼-35工程师的说法:
歼-35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兼容所有现役航母的能力,在辽宁、山东两艘滑跃航母上同样也能部署。
图片
现在按歼-35的生产速度,其数量很快就会超过F-35C。
既然F-35C数量少又掉链子,那么美国海军轻车熟路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行不行呢?
很遗憾,它是四代机,比五代机歼-35落后一代。在战斗机的世界里,代差就等于吊打。
到了实战中,不隐身的F/A-18E/F没看见歼-35就已经死了,不过是个会飞的经验包而已。
所以美军现在肯定很着急,这几天五角大楼旁边的披萨店又发财了。
图片
当然,虽然美军的电磁弹射航母不靠谱,但他们仍然拥有10艘成熟的蒸汽弹射航母。
都是弹射航母,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既然已经拥有成熟的蒸汽弹射技术,为什么还要花费重金开发自己并不擅长的电磁弹射技术呢?
钱多烧得慌吗?
当然不是。
第三节·电磁弹射的意义
历史上航母的弹射技术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
火药/液压/飞轮/压缩空气弹射、蒸汽弹射、电磁弹射。
早期的航母弹射方式五花八门,各种奇葩方式都有。
比如说火药弹射,就是通过点燃火药的方式来推动气缸,说白了就是把飞机“炸”出去。
这个方法的缺点是火药残留物太多,而且爆燃的高温容易使气缸变形,弹几次就坏了,很不可靠。
所以很快就被蒸汽弹射取代。
蒸汽不会有残留物堵塞阻碍气缸,且蒸汽温度只有几百度,不至于让气缸变形。另外蒸汽可以引自航母的动力锅炉,完美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
所以蒸汽弹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航母弹射的主力。
图片
21世纪后,电磁弹射技术异军突起,瞬间就让蒸汽弹射成了“牛夫人”。
因为它的优点太多了:
1.力道均匀。
蒸汽弹射的弹力大小很难调节,在弹射小型飞机或无人机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初段的“用力过猛”而将其“扯伤”。
等到了末段,由于气缸里的气压降低,又会出现弹力不足的情况,所以你还不能轻易降低初段的弹射力度。
结果就是F-35C不得不增加重量去制作一个非常粗壮的前起落架。
图片
而电磁弹射的弹力则可以相对柔和的持续输出,可以轻松调节大小,不容易“拉伤”飞机。
2.拥有强大的持续弹射能力。
蒸汽弹射弹射前需要往气缸充蒸汽蓄力,每弹射十几次就要重新囤积一次蒸汽。在紧急时候甚至需要直接把驱动航母的蒸汽引过来进行补充,而这会导致航母的航速降低。
电磁弹射则没有蓄积蒸汽这个过程。充电比烧水囤积蒸汽快快得多,几十秒就能完成一次充电。
图片
3.重量更轻。
蒸汽弹射器结构复杂且笨重,比如说尼米兹级的蒸汽弹射器重达500多吨,远超福特级电磁弹射器的200多吨。
电磁弹射系统所节约的重量和体积可以用来携带更多弹药。
4.无蒸汽凝结。
蒸汽弹射的轨道会有蒸汽泄漏,如果在寒冷地区,容易结冰并造成堵塞。另外蒸汽弹射系统的气缸保养比电磁弹射的日常维护麻烦。
5.节约能源。
蒸汽弹射每次弹射需要泄漏消耗接近1吨的蒸汽,消耗大量淡水资源。且蒸汽弹射热效率不到7%,能源浪费严重。
图片
而电磁弹射的热效率能做到50%以上,所以电磁弹射更节省能源,对常规动力航母更加友好。
要知道,常规动力航母的成本比核动力低得多。
另外我们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
采用了中压直流电网,弹射时不容易产生电网震荡,可靠性非常高。
从相关企业的简报来看,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的故障率低于1/3200 ,远好于美国福特号的1/270。
并且我们能正常弹射35吨级的飞机(歼-15T和空警600),而福特级如果持续弹射30吨的大重量飞机就很容易出故障。
也就是说无论是弹射重量还是可靠性,我们都处于领先位置上。
结语·完整的海上制空权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聊一下我们海上制空权的最后一块拼图:最新亮相的空警-600。
空警-600从外形上看非常接近美国的舰载预警机E-2,但实际上空警-600的尺寸要比E-2大上一圈。
图片
从尺寸估计,空警-600的重量应该在30吨以上,介于歼-15T和歼-35之间。
而美国E-2D预警机只有26吨的弹射起飞重量。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福特级电磁弹射只弹射过30吨以下的F/A-18,未来如果要弹射30吨以上的F-35C并不容易,估计要限制一下它的重量。
而对于需要扛个大雷达的预警机来说,26吨的起飞重量显然是过轻了。
重量小,装油量和雷达就小,这意味着它航程短、耐力差还近视。
不过E-2研发自上世纪60年代,设计时还考虑了3万吨级二战老航母埃塞克斯级的需求,各项指标落后且偏小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现在60多年过去了,美国航母都已经10万吨了,他们还在用E-2,堂堂预警机的重量居然连战斗机都比不过。
躺平真爽啊,终于躺到我们追上来了。
在超过30吨的起飞重量的加持下,空警-600可以装载更多的雷达设备和燃油。
比如说空警-600的机头雷达就明显比E-2的大。
图片
空警-600的机头雷达可以对导弹进行火控引导,而E-2的这个小东西只能探测一下天气情况。
而载油量更大的空警-600的续航时间自然也更长。
从视频上看,我们的福建舰只部署了3架预警机,这说明需三班倒就能满足24小时值班的要求。
图片
而美军现役E-2D只能续航6小时,要进行24小时值班就需要四班倒。
3架顶4架,减小了甲板占地和起飞回收时间,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空警-600的入列意味着我们已经打造好了完整的海上空战体系,美国有的我们都有了:
空中预警:空警-600 VS E-2D;
图片
争夺制空权:歼-35 VS F-35C;
图片
对海攻击(反舰):歼-15T VS F/A-18E/F。
图片
得益于福建舰强大的电磁弹射系统,我们的战机可以搭载更多的装备、弹药和燃油,所以我们的海上空战体系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美国的同行。
这也意味着二战后雄霸天下数十载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将首次面临技术上的劣势。
海权争霸,攻守易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