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儿,中国轰20不会是红色B2
蹭热点了哈!
央视一个镜头一句话引来万千媒体、自媒体如潮的热评,压倒了刚刚热起来的航母热。央视的话有人听,这是一大进步,央视说峨眉涡扇15已经装上了歼20,许多人就抵制,这也是咄咄怪事。
那么,究竟是航母厉害?还是洲际飞行万里赴戎机到敌人国土心脏上扔刀剑的战略轰炸机厉害?
答案是肯定的,航母要跑到敌国的海岸边上派舰载机扔刀剑(炸弹)至少要半个月,而战略轰炸机只要半天就能走个来回,加起来几十吨的导弹、炸弹、巡航导弹顶航母几十架攻击机的载弹量,而航母的生存率还不如战略轰炸机高,航母主要是编队太庞大,慢,且无法隐身。
所以,当然是战略轰炸机厉害了。
普京总统有句名言:抗议一千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翅膀扇一扇!
所谓“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战略轰炸机要占其中重要的一位,这是航母所不能替代的。
自从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将军豪迈的披露了中国正在研发的战略轰炸机已经在路上的消息后,别说中国人民就是世界人民也在睁大眼睛看着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前进的步伐,这隆隆的轰鸣声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究竟什么样,引起了方方面面的猜测,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等将来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真身出来,或许现在的分析能早早的就给我们一个惊喜。

在我国军工领域惊喜不断的当下,采用比较激进的高亚音速飞翼布局,拉长的飞翼,或超音速布局全隐身飞翼设计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战略轰炸机这类国之重器,值得顶着更大的风险和成本压力去研制,轰-20或许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也说不定。中国新大轰跟新歼不一样,当我们只有歼7歼8的时候,很清楚下一步要造的歼10该长什么样子,歼20又该长什么样子,因为已经有美俄在前面为我们趟路了,闷头追赶就行。可对于新轰炸机来说,不一定下一步就要造中国版的枪骑兵和海盗旗,也不会造中国版的B2。21世纪的中国,在技术上一下子就站在了和美国人一条起跑线上,研制的新一代洲际远程轰炸机,就是要有比B2还要革新一代的具备适合我国的作战使用模式的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引领者的红色战略轰炸机。

有专家方面的消息,西飞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其中还有非常逆天的方案。高亚音速飞翼布局,拉长的飞翼超音速布局,还有一种比B2长,比B1粗的构型,也是超音速的,此外隐身化的海盗旗,高超音速的次轨空天方案都有。以上的方案都是指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具备很高的隐身性能,并能够超音速飞行。
B-2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隐身战略轰炸机,它的飞翼因为结构简单,飞控反而就不简单了,操纵困难,就实战应用看,并非那么理想,因此美国国内经常有专家说它是‘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

轰-20一定会在飞翼结构上超越B-2,基于现在我国飞机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和航空发动机高速发展的现实,更可能是类似隐身版图-160那样的高亚音速与超音速结合的隐身突防轰炸机。如果轰-20采用高亚音速飞翼布局的构型或拉长的飞翼超音速布局一方面保留了高速性能,一方面自身RCS值又低于图-160这类二代战略轰炸机,另一方面机动性又超越B-2。有图-160和B-2的珠玉在前,更何况这两者都是典型的70年代技术,我国若是采用这种构型,后发优势决定了会比这两者更优秀。 现代技术下实现高亚声速经济巡航不再是困扰航空业界的难题。通过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新远程轰炸机完全可以实现高亚声速巡航、短时间超声速冲刺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新世纪的航空电子技术,应该比图-160、B-1B这些上世纪80年代设计的飞机具有更好的性能。甚至实现类似EF-2000等飞机“开加力达到超声速,然后用军用推力维持超声速飞行”的“准超声速巡航”技术。

战略轰炸机实现高亚声速巡航或者“准超声速巡航”可以带来提高突防性能,提高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能力等好处,是有相当价值的。由于现代条件下战略轰炸机主要使用巡航导弹实施防区外打击,不必如B-1B当初设计时那样还要考虑超低空突防等性能,新轰炸机的许多设计还可以再简化一些。但随着现代空气动力学和飞机结构技术的进步水平来看,翼身融合体、弯道进气、四台发动机、中等后掠角机翼、大边条、拉长的飞翼式气动布局的远程高亚音速战略轰炸机上完全可行。
翼身融合体设计带来的一个好处是腹部可以设置十分宽大的弹舱,这样就不必在机翼下安排太多外挂,在需要执行远程飞行任务时,武器全部内置,可以大大降低飞机飞行阻力,对航程的贡献是很大的。由于翼身融合体、边条翼等新气动布局设计带来的诸多优势,解决了关于B-2隐身技术“不可靠”的问题,今日各国军界的共识是,即使未来新的雷达技术出现,也顶多只能让现有隐身技术效能降低,如果隐身飞机都不能有效的生存,那么非隐身飞机的生存性显然会更低。
我军的轰-20一定会避免重复B-2隐身技术“不可靠”的飞控(美国《航空周刊》曾报道,称B-2轰炸机在着陆前极为笨拙,要花费5分钟才能对准跑道)等缺陷。从目前中国的需求和国家综合实力来看,超音速飞行和高隐身两项指标,并不是像鱼和熊掌一样只能选其一。或许未来中国绝对不会只有轰-20这一款战略轰炸机,可能还有一款和轰-20进行高低搭配的相对廉价的超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以用来执行更“低端”的作战任务。
有专家认为,轰20有标准型和加长型,标准型突出突防也就是极端的隐身型,加长型突出超长的航程,具备超大油箱。这样可以给标准型加油,加长型本身也有一定的投掷武器的能力,加油时弹舱换加油模块,这样就能解决标准型往返的加油问题。
举例:运20目前已经有加长型,这在技术上实现并不难,轰20完全可以照搬这个研发模式。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发的创新发展能力,发展一款轰20的加长型不是什么难事。
我国的国情特殊,在海外没有军事基地,但是为解决战略轰炸机的航程问题无限加大起飞重量是不现实的,只有靠加油机解决。而加油机如果没有突防能力,也很难完成赋予的任务,途中被击落的几率大,影响的是整个战略和国家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够高效率(隐身)的加受油,是我国战略轰炸机要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