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原因,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提出某一型航母要更换燃气轮机动力,并且动不动拿某一台单机功率在300兆瓦的巨型燃气轮机说事。300兆瓦等于30万千瓦。这个功率确实比福特级的轴功率之和还要大的多。这里且不说航母轴功率和发动机总热功率之间的差异。从纯理论上来讲,一台30万千瓦的发动机,推动一艘7万吨以下的航母,本身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但是回头来说,任何战舰,都不可能用单一一台发动机作为动力。因为一旦单台发动机出现任何小故障。全舰岂不是要立即趴窝?因此即使航母可以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那么单台30万千瓦的燃气轮机也是无法胜任的。实际情况是国内目前这种30万千瓦的燃气轮机只有1台,并没有第二台。它现在正在某经济特区的发电厂当做电网启动的备用电源。也就是说,即使在陆地上服役,
也是仅仅是紧急情况下备用的角色,平时几乎几年都不运行一回。那么为何平时不用他来发电呢?原因很简单,油耗太大,发电效率几乎只有普通蒸汽透平的一半。让他常年当板凳替补队员,也是因为他启动速度快,可以在电网出现异常负荷时,快速带动电网重新恢复正常。但是电网一旦恢复正常,它就需要马上降功率关机。同样道理。在当代的驱护舰上大规模应用燃气轮机,也是因为加减速快,但是油耗也是相当的感人。用燃气轮机推动1.5万吨以下的战舰,燃油效率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如果用来推动5万吨以上甚至8到10万吨的航母,等于是非让跑100米的运动员常年跑马拉松。肯定是用错了人。何况现在全球的现役4万吨以上的中大型航母以及大型航母,甚至10万吨的巨型航母。都是由4个主轴推进,4个大轴带动4个螺旋桨。
若是机械齿轮传动,4根大轴必须用4台主机带动。因此若采用传统的船舶动力机械传动系统,就不可能只用1台甚至2台大型大功率燃气轮机,带动4个轴推进;若非要用,除非和伊丽莎白女王级一样采取全电推进方式。因此这里就引发了另外1个话题,就是女王级航母的动力方式,是否是引领潮流,是否是未来航母的动力的发展方向。瀚海狼山个人认为。女王级的动力是否合理,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首先,全电电推,确实是军用舰船动力体系发展的大方向。因为全电动力好处很多。比如噪音小。动力灵活,再就是电推可以长期超功率运行。这是所有机械动力所无法达到的。因此不论是水下的潜艇还是水面的驱逐舰,今后会逐步的推广全电动力。女王级在这方面,算是比较早吃螃蟹的一个型号。但是回头来说,女王级本身的全电动力,并不成功。第一体现在整体动力不足,航速不够,最多26节,对女王级上的F35B勉强够用,但对任何弹射航母显然是航速及格线都没过。
第二,女王级的燃气轮机,居然奇葩到不放在船体龙骨底仓,反倒是放在上层的“腋窝”部位,为此还专门搞出了双舰岛。这些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对燃气轮机巨大的进气和排气系统的被迫妥协。对全船的稳定性和抗战损能力都是不利的。至于女王级天一热就停电的老梗,就不再重复了。总之,全电航母的思路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也确实是未来趋势,但是用燃气轮机当全电航母的主机,则必然撞上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