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国内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40万,死亡1.3万余人,位居全球病例排行榜第四名,仅次于美国、巴西和俄罗斯。在这个本应全力抗击疫情的特殊事情,印度却偏偏“带兵出征”,对多个邻国发起挑衅性动作。

今年4月份以来,印军在加勒万河谷等边境地区越境修筑工事,中方多次提出严正交涉印方却置若罔闻。5月6日印军再次进入中方实控线一侧蓄意挑起冲突,随后在中方外交沟通和军事压力,印方拆除部分违法建筑并同意撤兵。6月6日,中印双方举行第一次军长级会晤并达成共识,印方再次承诺降低边境局势紧张。然而,不到10天,也就是6月15日,印度再次违背承诺和双方约定,趁夜突然闯入中方实控线并导致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6月22日,中印双方举行第二次军长级会议,尽管印方承诺为局势降温,但却大举向边境地区增兵,甚至狂妄授予前线部队开火权限。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印屡次违约大举增兵,简直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长期以来,印方一直谋求单方改变中印边境管控现状,自1962年,中印曾发生5次冲突,分别是1962年、1967年、1987年、2017年和2020年。在这5次冲突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1962年,那次中国军队狠狠教训了印度,让他们从此消停了数十年。尽管中印边境不时紧张,但双方基本都保持了克制。即便是2017年洞朗危机,双方最终也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结束,避免了流血冲突。而在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中,双方均出现人员伤亡。关于此次冲突的来龙去脉中方说得已经很清楚了,是印度越境在先、挑衅在先,攻击在先,责任完全在印度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内疫情泛滥,莫迪政府却在中印边境频频制造事端,印度军队甚至肆无忌惮越境发起挑衅。此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转嫁国内矛盾和危机。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印度经济持续下滑,民生凋敝,国内矛盾丛生且不断加剧。为此,印度政府有意通过挑起边境冲突,制造地区热点,挑动民族主义情绪,转嫁国内危机。而在战略上则与美国遥相呼应。在中印发生冲突过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虚情假意地表示,愿意充当调停者,这种看热闹不嫌乱子大的心态表露无遗。其实,印度挑起武装冲突并是偶然,它有着深刻且复杂的国际背景。

当前,中美博弈持续升温,美国不断在南海、台海、东海等问题向中方发难。印度经营层据此形成战略误判:认为中方无暇西顾,即便印方实施蚕食政策,中方也不会激烈反抗。如此一来,印度既在战略上可迎合美国印太战略,向美方纳投名状;又可战术上趁机在边境抢占更多的地盘。更为重要的是,转移民众视线,提升莫迪政府的支持率。然而,印度完全打算了算盘。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不欺负任何人,但也决不任人欺负。中国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中方虽然一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境问题,并保持了极大地克制,但中方的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也不是没有底线。对于莫迪政府来说,在边境挑衅无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集中精力加强疫情防控才是唯一正确出路,不要再企图利用领土问题给老百姓灌迷魂汤了。否则,我们不介意将162年的历史再次重演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