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预测14.8万吨巨型平台2027年下水,俺却不这样想?
2025-10-26 21:51:13



大多数人根据目前的工程形象进度预测,14到15.8万吨的巨型平台,预测吨位中位数大约为14.8万吨;下水出坞的日期,最快也要等到2027年的年中,也就是按照平台本身大约是2025年4月份入坞的,既定船坞期为26到30个月。也就是要么2027年6月份下水出坞;要么更要延后到2027年的10月份秋季出坞。这么判断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已经马上正式服役的、8万余吨平台同样2年多的干船坞内部的实际施工期,相对推算出来的结果。而且如果新的巨型平台真的在14万吨级甚至更大,那么等于直接比8万余吨平台本身大出了二分之一还要多!那么即使算36个月,也就是3年整的船坞期,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过在本号看来,如此按照固有经验来推算未必就真的准确。首先8万余吨平台本身的情况就,

图片

极为特殊。其主要模块,或者专业点讲,在相当部分船体小组立已经完成厂房建造的情况下,居然进行了一个蒸改电的极大波折,基本等于是超八成的系统要推倒重来!重新设计重新规划重新制图重新布局的同时,还要强烈确保已经完工的小组立要尽量的不浪费;也就是能用既有的成型模块还要用。这真的是极端检验设计生产团队的强大基本功!一定程度上还不如从头开始切割每一块具体的钢板,重新造一艘全新的舰体更省时省力。但人家皮革厂就真的用大部分旧有模块,完成了至少扩大1万吨以上的新舰体。当然也留下了非常明显的吨位不足后遗症!也就是前2条弹射线过于靠近前主升降机与过于深入斜角降落甲板。但这都不在实际使用中完全不可认为克服的固有短板。从这个意义上讲,

图片

8万余吨平台仍然是一艘不折不扣的技术试验舰,只不过仅仅在试验阶段就已经创造了电磁弹射与电磁回收能力的双料世界冠军。当然还有更多的隐藏世界第一,比如一艘舰船上就有42套大大小小的有源盾面等等。于是再建造新的平台时,干脆就一次性放到的14万吨以上,这次总该不会再抱怨为电磁弹射器预留的长度捉襟见肘了吧?而对皮革厂来说,虽然其精湛的造船技术可以说是全球绝对超一流,但是在过去150多年的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实际建造过超过4万吨级的军舰,更不用上来就建造超过8万吨级的正规航母,而且中间还出现了暂停超过18个月的花样“折腾”,因此对8万余吨平台来说,超过24个月的船坞期也是没有办法。是人就不是神仙,第一次总是要慢工才能出细活、实际上是出顶级精品!

图片

但是对达利安船厂却不是第一次搞此类项目,这已经是属于第3艘了;再精确点说是第2.5艘!更没有因为吨位局促,处处小小安排的后顾之忧!而且早就突破了第6代的巨型总段法施工,不再采用过去属于第5代的塔式建造法。而今年春季首个机炉舱模块入坞后,前5个月之所以进度缓慢,首先是需要精准定位基准模块,需要提前留出充足的模块自变形时间;而且今年北方夏季持续炎热多雨,也确实不适合大模块的快速入坞合拢。而进入9月中旬以后,果然如本号所料,仅仅1个月的形象进度,就超过了前面半年的全部施工。目前已经知道核心吃水段的超200米已经完全合拢。预计到12月底,吃水模块前后衔接贯通,就会超过280米。只留下最前面的20米球鼻艏段,还有影响大轴螺旋桨安装的,

图片

1个纵向长度20米的船尾小模块最后焊接上。前后吃水段都不提前彻底堵上,也是为纵向校准激光束必须留下前后贯通观察的必要。而在三甲板以上,12月底以前,也应该看到纵轴长度至少150米级的机库巨型模块的整体吊装到位。这基本上就是今年的全部形象进度,实际上已经完成全部船体建筑总工程量的7成!最晚到2026年的十月份就会确保下水出坞,比大多数人的预测整整快1年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皮革厂还没有任何动静,那就等于变相承认继续在憋终极大招!而达利安的这个船坞会首次开启流水线模式,第2艘同型舰会立即接力入坞,5年内下水至少4艘,总计60万吨是既定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