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印度士兵
虽然这段时间印度在边境冲突中的态度非常强硬,但最近的印度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本国边防部队目前已经到达了极限,再不撤军很可能将触底反弹,因为这次爆发冲突的地区位于高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再过3个月后当地气温将迅速下降,届时数万印军士兵很可能都要冻死,对此印度国内也承认了边境已经守不住了,看来莫迪要面临艰难选择了,这次莫迪的压力前所未有。

图为印度士兵
据称这次印度与邻国爆发冲突的区域位于海拔5000米以上,当地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物资都需要从后方输送到前线,而恶劣的条件也让军队的后勤效率下降了很多,之前印度在这里部署的部队是14集团军,后勤储备也是按照一个集团军的标准打造的,而如今为了应对边境局势,印度现在在边境的驻军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印度的后勤补给能力。
虽然印度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多座机场,可以直接起降C130与C17这些运输机,然而这些运抵前线的物资很难从机场继续分发到下一层单位,因为印度还面临直升机匮乏的情况,由于米17直升机高原性能不足,印度陆航部队只能依仗CH47支奴干直升机向前线吊运物资,然而这些直升机除了需要负责给印度陆军输送给养外,还需要充当兵力调动的载具以及M777榴弹炮吊装转移平台,因此任务很是紧张。

图为印度陆军
相较于武器弹药,食物跟御寒用的物资匮乏才是真正令印度头疼的问题,虽然现在北半球依然是炎热的夏季,然而因为高原气温远低于平原地区,边境地区的昼夜温差非常大,但当地士兵却严重缺乏帐篷,目前当地的帐篷只够3个师的士兵使用,一旦边境地区到了冬季,帐篷根本无法抵御刺骨的寒冷,除非印度工程兵能够在短短3个月内建好一座座营房,否则最终数万士兵只有撤军的命运。
即使印度工程兵有能力为当地驻军建设起完备的基地,受到当地运输条件的影响,建造这样一座基地也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就在不久之前,印军曾建造的一座桥梁就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倒塌,而近期的暴雨导致河谷地区洪水泛滥,使得很多地方的交通更加不便甚至中断,很多印度士兵被困在当地,在这种条件下想要施工也变得更加困难。

图为印度总理莫迪
其实印度总理莫迪非常清楚前线士兵的处境,然而他为了继续向国内展示其印度强人的形象只能继续硬撑,因为现在撤军让印度面子上挂不住,虽然前线部队没有大规模撤离,但在经过3次军长级会议之后,目前印度军队已经开始脱离接触并且后撤1.5公里,随着事态进一步缓和,莫迪也能够提出更加充分的理由来支持撤军,一方面挽救了印度强人的形象,另外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印度陆军经历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