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想中立,还得靠中国“黑科技”
2015-11-16 11:17:52



即使在现代,很多所谓中立国家也不中立,比如瑞典经常驱逐入侵领空的俄军机,而对北约军机视若无睹,比如瑞士帮美国抓捕引渡非美国、非瑞士的第三国公民。

蒙古想中俄之外找第三邻国!真是愚蠢!有本事把领土搬走!你再大的本事蒙古人出国还得经过中俄!只要中俄卡一卡你,就就完蛋!

临近年底,中国的外交大戏让人有点应接不暇,习近平先后出访美英两大国,马上又要赶赴G20和APEC峰会。另外,第一次实现两岸领导人会谈,更是万众瞩目。在这档口,习近平在北京接待到访的蒙古总统,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但对蒙古来说,这次访问意义不寻常。

在国际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蒙古原本算不上什么大明星,然而最近这片土地上热闹得很。印度总理莫迪、德国总统高克和日本首相安倍今年先后访问蒙古,“拉拢”之意明显。而安倍前脚刚走,蒙古总统就来了中国。

活在大国夹缝中的蒙古,做人也是相当不容易。于是前几天,蒙古总统在联合国公开表态,要立法成为“永久中立国”。

“中立国”怎么当?

“中立国”这个几百年前欧洲人发明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其实根本不合道理。

一个国家成为“永久中立国”,就要承诺不打仗,可能还会取消军队,死心塌地当个老实人。老实做人本来不难,就是容易被坏人惦记。虽然国际法规定,不能对中立国宣战,也不能在战时利用中立国的领土,可白纸黑字从来做不得数,一旦有人违法,老实人拿什么自卫?

中国人最熟悉的中立国,非瑞士莫属。二战中,德国军队横扫西欧,唯独夹在德意中间的瑞士安然无恙,可见德国人信守承诺?但当时西欧的中立国其实不止瑞士一个,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同样宣称中立,却难逃被侵略的命运。不难想象,如果瑞士也像上述三国一样,生在德国对外扩张的战略要冲,又怎能独善其身?

越来越多的史料也证实,德国并非没有动过占领瑞士的念头。但在阿尔卑斯山地中与素有军事传统的瑞士人缠斗,恐怕要让德军损伤不少,换来的土地又资源贫乏,怎么看也是不划算的。

而对于东北亚来说,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的历史还历历在目。蒙古人真的相信,一旦开战,凭借一句“中立”的承诺,邻国会绕开这条平坦的战略大通道?更何况,蒙古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未开发煤矿,铀矿预计储量可能高居全球首位。

其实,二战时的欧洲,还有一个中立国的模板可供蒙古借鉴,那就是瑞典。当中国人羡慕北欧国家的富裕生活时,往往忘记了,他们的富裕是建立在丰富的资源之上的。作为欧洲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瑞典也是一个老牌工业强国,历史上侵略德国都是家常便饭。

况且,瑞典和瑞士也没有在战争中置身事外。德国能够从瑞士得到金融支持,而同样持反共立场的瑞典也向德国开放了军事通道。

说到底,活着比死掉有用,才敢当一个中立国。而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蒙古究竟有多依赖中国

以蒙古的工业基础,发展经济离不开外国援助。所以,不管是中俄美,还是日德印,蒙古统统来者不拒。

中国蒙古国研究会副理事长希日莫曾撰文指出,蒙古国现有的工业基础几乎都是由苏联援建的,其中,蒙俄联营额尔敦特铜钼矿自1978年12月投产以来,一直是蒙古骨干企业,尤其在1990年经济转轨之后出现的危机时期发挥了支柱作用。蒙古人称,在那个危机时期,额尔敦特铜钼矿和畜牧业拯救了蒙古国。截至2011年,额尔敦特铜钼矿仍是蒙古国百强企业之首,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来源于本矿。

而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在援助蒙古方面也十分积极。截至2011年,日本对蒙提供ODA累计达到2111亿日元(按现在贬值后的汇率约合17亿美元)。安倍晋三执政后,更是在2年内两次访问蒙古。

今年10月,安倍率领声势浩大的企业家代表团访问蒙古,力推“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重提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矿,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从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分一杯羹。

然而对俄日来说,现实是残酷的。因为不管他们投入了多少金钱,看上去都是在给中国做嫁衣。

蒙古作为一个内陆国家,日本想从这里得到资源,就得先帮它找到一个出海口。这次安倍访日,就与蒙古商谈了一条东西向的铁路项目,从塔本陶勒盖煤矿通向靠近中俄边界的乔巴山。从这里,有两条路可以出海,要么连接到俄罗斯的远东铁路网走海参崴,要么取道连接中蒙的乔巴山-阿尔山铁路前往大连。

实际上,塔本陶勒盖煤矿出海还有一条更便捷的道路,就是直接走内蒙古的集宁到秦皇岛或天津。与西伯利亚方案相比,这条路的距离成倍缩短,建设难度也小得多。

从塔本陶勒盖(Tavon Tolgoi)到乔巴山(Choibalsan)的铁路,绝非出海捷径

因此,蒙古人建设东西向铁路,更多的恐怕是想连接自己的国土。即使用于资源出口,占便宜的也绝不是日本。

中国多年前就已经跃升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蒙两国贸易额升至60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下面这张图:

在蒙古的出口对象中,中国自己就占到了87.9%,俄罗斯只有1.1%,日本更是只有0.4%。2014年,日本与蒙古双边贸易额约占蒙古贸易总额的4%。然而,两国贸易严重偏向于日本对蒙古出口机械产品等,日本所觊觎的矿产进口其实不值一提。

蒙古对中国的依赖,由此也可见一斑。蒙古国矿业部国务秘书吉格吉德2014年曾指出,矿业是蒙古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出口总额的81%、政府预算的23%和吸引外资的73%来自煤炭、铜、黄金等矿产资源。

2011到2013年,蒙古的经济增速超过10%,但随着中国经济减速和资源价格下跌,2014年蒙古的经济增速降至约8%,2015年可能进一步下降。而该国的净外部债务与GDP之比在惠誉评级的108个国家中排名第二,高达129.8%,只有冰岛的负债比例更高。这让深化中蒙矿业合作更加急迫。

中国“黑科技”派上用场

所以蒙古总统此次访华,对本国经济至关重要。好在,中国伸出的援手,也实在给力。

11月11日发布的两国联合声明中,两国制定了2020年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并强调,要开展利于两国经济发展,造福两国人民的大项目合作。

造福两国人民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两国列出的大项目包括塔温陶勒盖煤矿、锡伯敖包输电项目、煤制气、南向铁路、额根河水电站等。其中有些项目已经谈了多年,有两个却充满新意,而且属于中国的“独门绝技”。

锡伯敖包拥有一座年产能3400万吨的露天煤矿,从这里至天津的输电项目今年才开始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规划,项目将建设一条输送容量8000兆瓦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旨在以专矿、专厂、专线方式从蒙古国向我国负荷中心送电,未来还可进一步研究通过该项目汇聚蒙古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向我国送电的可行性。在蒙古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独家的特高压技术正有用武之地。

建设输电项目,也意味着中国还打算在当地建设一座坑口电站,这将改变蒙古大部分矿产直接出口的现状,对增加就业和产业升级都是一件好事。

煤制气是另一个可能改变蒙古的项目。传统上,工业用煤气只能由石油、天然气提炼,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尝试过用煤炭制造煤气,但少有商用,只有美国运营着一个年产能14亿立方米的项目。

近年来,中国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11年起已批复多个产能20亿立方米以上项目,预计今年煤制气产量将达15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

2014年8月习近平访问蒙古,也向对方推销了这项先进技术。同年蒙古总理访华期间,签署了年产150亿立方米燃气的备忘录。蒙古《世纪消息报》称,该项目合作金额相当于蒙古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120亿美元)的3倍。

就在那次对蒙古的访问中,习近平特意提到,欢迎周边国家“搭中国便车”。不吝于将最先进的技术同邻国分享,不试图把周边国家变成“香蕉共和国”,正是中国这辆“便车”的不同之处。当“中立国”的本钱从何来,蒙古人应该看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