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褶皱:玩儿砸了的印度人
2017-08-10 12:51:56



印度军队入侵中国洞朗地区,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国内外有许多分折,大多是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折印度人的动机,似乎印度人很有战略眼光且心机深重,对于洞朗的战略地位看的很清楚;似乎印度人很会判断时机,敢于冒险;似乎印度人摸透了中国人不愿恃强凌弱的心理,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邻国,反而显得更强势。其实在我看来,世人评说千千万万,都没有抓到点子上,都在一厢情愿地替印度人思考问题,都夸大了印度人的智商。这次印度军队入侵洞朗,其实就是一次想当然加上不过脑子的蠢行。如今的印度人最有体会,那就是山是上去了却下不来了,事情是做了却无法收场了,大话是说出去了却无法兑现了。
中印边界很复杂,1947年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人的留下的一切,包括与中国西藏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西藏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英国人与西藏之间的边界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这也给后来的中印关系带来了阻碍。因此中印两国的边界争端解决起来很麻烦,需要两国共同展示智慧与协商精神,而不是你进一尺我还一丈。

正因为中印边界没有划定,双方均按照实际控制线保持边界的稳定。只是印度人特别善于搞小动作,善于做了不光彩的事后装聋作哑,善于做了坏事装无辜。于是中国人在吃了许多次亏之后,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搞小动作,我也针锋相对,你偷偷蚕食一块地方,那我就立即迎上去贴身紧逼,就如同电视剧《亮剑》中晋绥军侵入八路军的防区,李云龙则不慌不忙派兵紧贴晋绥军,你出操我跟着,你操练我看着,你埋锅造饭我杀鸡宰羊比你吃得还好,八路军就如同一副膏药一样粘在晋绥军身上甩也甩不掉,最后他们不得不撤军。
很长时间以来,中印双方就是按着这样的路数走的,双方开始对峙,然后就是谈判,谈的不好就对峙下去,谈的好了,便同时撤兵。多少年了,中印双方一直是这么做的,双方的实控线基本上得以维持,彼此都已轻车熟路,都是按套路出牌,已经成了惯例。对中国来说,印度既然没有诚意,那就索性搁置争议,留待将来解决就是了。于是中印边界谈判成了应景的事儿,成了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两国谈判人员谁也没想着能有一个突破。只是印度人心里没底,他们比中国人更着急想尽快解决边界问题,因为中国的实力明显超过印度,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等到两国实力拉大到惨不忍睹的程度时候,那时印度恐怕已经没有资格与中国谈条件了。
这一次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让印度人很紧张,洞朗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人认为它直接卡住了印度西里古里走廊,于是印军又是故技重施,越过边境线进入洞朗,想阻止中方的施工。我想印度军方要么忽视了这个地方并非未定边界,要么他们虽然知道这里是已定边界,随便越界是有问题的,但越界挑事对印度人来说已成习惯,他们也许认为过线了也就过了,大不了再退回来就是了。以往都是这样做的:印度人越界,中方跟进抗议,双方开始对峙,接着进行协商,然后达成一致意见,彼此同时后撤,恢复原有状态,事情就算是解决了。
原本印度人想的好好的,进入洞朗,占一块地方,与中国人谈判,然后一如往常那样,中国人停止施工,印军撤离,万事大吉。但这次印度人失算了,中国人的反应着实出乎印度人的意料之外,竟然不与印度人谈判,只要求印军撤兵,在印军没有退回边界之前中国根本就不谈。于是印度人尴尬了,他们知道闯祸了,毕竟这里是双方没有争议的中国领土,印军的行为是入侵行为,是为国际法所不允许的。印度号称民主国家,虽然打着民主的旗号干了不少的龌龊事,但表面上也不能公然违反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因为世界各国最忌讳的便是国界的被侵犯。闯祸了又解决不了,于是印度回过头来向美国人求救,当初特朗普拍着胸脯答应莫迪,你干吧,有我呢。如今指望美国人能替印度人说说话,对中国施加压力,但美国人却闪了,国际规则是美国人定下的,公然违反国际法,美国人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其实美国人也没有想到印度人如此蠢笨,蠢到挑双方已定边界侵入中国领土,这让美国人怎么帮他?这样印度人就晒在那里了,留在那里吧,是入侵行为,地球人都在看着呢,没人会喝彩。走吧,面子真的拉不下来,来都来了,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臊眉搭眼,这将会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印度人情何以堪?让莫迪政府如何向国人交待?人们会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最让印度人心酸的是,中方一点面子也不给,面对印度施放的和解姿态,中国人像似没有看见,一改以往的好说好商量,变得一点通融的余地都没有,这是把莫迪政府架在火上烧烤啊。这叫什么?这叫得理不让人。中方似乎并不在意印军是否撤军,只在意如何羞辱印度人,只在意在全世界面前让印度人难堪,在全世界面前将印度描绘成一个随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无赖国家。
当中国军队摆出一副准备打仗的姿态,频频在中印边界显示力量时,印军害怕也只能硬挺着,其实在中国人看来,印军与1962没什么两样,对外不足以扩张,对内不足以应变,还是那个虚张声势,被西方人宠坏了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阿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