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拿下决定今后命运一地:美国花费千亿大计划失败 急疯了
2017-06-21 15:42:16





军事专家称,海军港口作为海军作战和防御体系的战略要地,是海上作战的后勤支撑,也是海上作战调度中心,同时是舰艇维护、训练和驻泊休整的基地,因此,在现代海战中,海军港口历来是敌方监视、侦察和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另外,海军港口一般处于作战的前沿地带,易遭受敌方软硬武器攻击,必须构建强大的武器防御系统才能保障其安全,目前,我军在吉布提建造的全新大型军港将会特别注重在这方面提高防御能力,而在亚洲南部水域,中国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起到关键作用的军民两用港口来解决战略支撑作用,此外,在马六甲海峡,中国还拥有重大的军事战略利益。
伴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障能源运输的安全日益重要。马六甲海峡作为中国能源运输通道的“咽喉” 要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它却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消费比重和绝对数量在日渐增加,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有近三分之二的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而且他们都要穿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进入南部海域,然后在进入中国。


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至少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5%。业内认为,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因此,对我国来说, 确保能源运输安全已经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能源安全很重要的两方面是: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地和维护畅通的油气运输线。
就后者来说,马六甲海峡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中国是马六甲海峡第一大使用国,每天经该海峡的船只中有60%来往中国,中国进口石油量的80%以及进出口物资的50%要经过海峡。而海峡由沿岸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共管,然而,中国在马六甲海峡并有战略据点,也没有军事港口,但2017年,中国海军一艘039型常规动力潜艇和远洋打捞救生船“长兴岛”号访问了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港,让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心情“凉了一大截”。


而在此之前,2016年11月,中国电建集团官网披露,由该集团总承包的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奠基仪式已经于10月19日在马六甲举行,以规模计,该港建成后将取代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最大港口,这首先意味着马六甲海峡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新变化,而该港口中方租期为99年,可见其重要性。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要突破“马六甲困局”,就需要在该区域增强自己的“存在感”,在沿岸港口获得可靠的船舶停靠地,而从沿岸国家的情况看,由于海峡沿岸良港基本都在东岸,马来西亚成为中国最好的选择,但在此之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马来西亚一直被美国视为拉拢的重点国家。
皇京港项目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这盘大棋已经落下的一颗棋子。这样的全球布局的策略,是远远超越对哪个具体国家的“战略意图”的。以规模计,该港建成后将取代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最大港口,这首先意味着马六甲海峡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新变化。


因为在美国看来,马来西亚属于南海周边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如果拉拢成功,不但能加强其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能力,还能将周边海域气氛更不利于中国,给中国制造更多事端。然而,马来西亚却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不是马方的威胁,而是好邻居、好伙伴,马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为难中国,这也就难怪美国感到惊讶,以致叹息其数月极力拉拢马来西亚的努力全部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