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呼: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赶超西方,财力雄厚 政府支持
2017-06-16 12:28:52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30日刊登保罗·莫泽与约翰·马尔科夫合写的文章《为何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正超越西方》称,索伦·施韦特费格在德国完成了自主型机器人的博士后研究,继续留在欧洲或者去美国工作似乎顺理成章,因为欧美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开拓者而且实力雄厚。
然而,他却去了中国。
施韦特费格说:“在其他地方不可能一开始就有那样的实验室。”
技术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多年来一直羡慕地看着西方发明为当今数字时代提供动力的软件和芯片,如今它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角色。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是将来最重要的技术。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仅落后美国一步。
中国的勃勃雄心将最遥不可及的科幻想法与国家的需要合二为一。北京正投入巨资支持其人工智能发展。据政府咨询的两位教授说,中国已经在研究上耗资数十亿美元,现在准备启动投入数十亿美元的新计划,为登月计划、创业和学术研究提供资金,其目的都是要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
中国的民营公司也在投身于这一领域,百度——经常被称为中国的谷歌,是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先驱,比如语音识别——今年建立了一个企业与政府联合实验室,曾经从事中国军用机器人研究的学者也参与进来。
中国增加人工智能研究投入,而美国却在削减这方面的开支。近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一项预算案,将削减历来支持人工智能研究的多个政府机构的资金。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刘易斯说:“这是新一代计算竞赛,区别是中国似乎认为这是一场竞赛,而美国却不然。”
施韦特费格的实验室属于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的是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机器如何避开障碍。这个实验室装备着轮式机器人、无人机和传感器,致力于利用电脑绘制地图,提高承担在搜救行动中寻找物体——尤其是人——的任务的机器人的性能。
中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是和平的。然而,其能力和专注引起了美国防务界的警惕。美国国防部发现,中国资金大量涌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其中有些公司一直在研究未来的武器系统。
中国为此投入的资金难以量化,不过专家说似乎数额可观。很多省市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机器人,其中一部分资金可能用在了人工智能研究上。比如,中国湖南省的湘潭市,承诺拿出27亿美元用来发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其他地方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直接优惠。在苏州,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当地设厂最多可能得到大约100万美元的补贴,而中国南方的深圳,对在那里上马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130万美元的资助。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预算案却要削减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智能系统开支10%,降至月1.75亿美元。其他领域的研发也将减少,不过预算案要求增加防务研究和超级计算方面的开支。政府削减这方面的开支将使更多的研发转移到谷歌和脸书网站等美国私营公司。
人工智能促进会会长苏巴拉奥·坎班帕蒂说:“美国上届政府准备用人工智能开拓未来。他们考虑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而今,非但没有加强,我们还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巨资投入未必能转化为优势。中国政府现在也开始自上而下地注意解决控制太多的问题。中国清华大学电子工程教授王生进说,虽然听上去不那么乐观,但是他发现已经有了改进,比如专业团体信息共享,放宽对教授商业性发明所有权的限制,等等。
王生进说,缺乏开放来源和信息共享,这是现实。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
当前,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基本上是开放的,至少从美方来说是这样。中国和美国学者普遍将其研究成果发布在对所有人开放的刊物上,而在美国的研究机构,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是主力。
中国的技术巨头,比如百度、腾讯和滴滴,在美国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的一些初创公司也是如此。据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过去6年,中国投资者向51家美国人工智能公司提供了资金。
不过,中国自行开发尖端的人工智能也有优势。清华大学的王生进教授说,这是国家行为,加上中国公司和大学拥有巨量数据,太平洋两岸培养的大批中国工程师,而且还有政府支持。(编译/刘宗亚)

5月16日,一个四足仿生机器人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的展览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