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7日)中午,媒体报道称,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就职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将是俄罗斯。“海外探客”分析,按照惯例,美国总统首次出访一般都选择加拿大,而这也被称为“加拿大的荣耀”。然后可能是墨西哥、英国、日本等盟国。至于俄罗斯等,一般要往后排排,譬如奥巴马是在就任半年后才赶到莫斯科和梅德韦杰夫握手。不过,不能排除特立独行的川普打破常理,毕竟都说过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了。
在竞选中,川普就从不讳言对普京等“强人”的好感。如果真的首访俄罗斯,基本可以判断川普是要“稳住”近几年来咄咄逼人的“北极熊”。美国新总统一般到俄罗斯谈个啥?探客看到,美俄这个军事超级大国之间的贸易额还不到400亿美元,而且在2015年还一度重挫超过30%,这就是双方关系的真实写照。两国领导人见面,没有惺惺相惜,上来就是争吵和交易,不会友好融洽地规划未来几年贸易额达到多少亿。毕竟,双方都清楚,两国没啥贸易互补性,西方还在暗暗提高制裁俄罗斯的强度,想要的东西对方都不会给。会谈后向媒体公开的,无外乎什么“维持彼此安全”、“限制进攻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隔着电视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
探客认为,川普能从俄罗斯获得的东西是可以预料的。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双方在东欧和中东寻找妥协空间,俄罗斯撤走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核导弹,收敛在乌克兰的行动力度,而北约必须暂时停止东扩,也不能再纵容格鲁吉亚等国挑衅;在中东,美国会彻底放弃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想法,转而与俄罗斯共同对付ISIS。探客之前已写过一篇原创文章《美国很闹心:近2万“友军”面临覆灭俄国连发3枚洲际导弹示威》说明了这些问题。总而言之,就是美俄要回到2008年之前的状态。对于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经验的川普来说,如果能说服普京暂时消停下来,就算是政绩了。不要再想如何遏制了。或许美国还得付出部分解除制裁的代价。
俄罗斯如今硬且穷,川普未必惹得起,即使惹了也获得不了多少实际经济利益,不如就冷却下来,保持一团和气。而“欧猪”那些弟兄们,还在就英国“脱欧”和难民问题而争斗不休,怎么看也不像能榨出油来的样子,探客的原创《北约面临解体?新美国或向盟国强征1000亿美金保护费》也进行了阐释。非洲不要提,南美尽是债,左扒拉右翻翻,似乎拿富庶的东亚“开刀”风险最低。
从种种迹象来看,川普这届政府似乎已经作出了这个判断:东亚地区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都是可以上手的“软柿子”,不仅要捏,还要捏成柿饼。探客的文章《且慢欢呼!特朗普的“重返亚太”很可能比奥巴马要狠辣》初步揭示了这个判断,而最近的新闻也在逐步验证。美军日裔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就坚决要求升级“重返亚太”战略,一定程度代表了军方的态度。
而川普未来的执政团队里,更多的是主张在东亚实行遏制战略的“鹰派”人士。即将就任副总统的迈克-彭斯就是强硬的保守派人士,被权威人士认定会继续充当共和党的“党鞭”,协助川普。不过未来的副总统是几乎被判定为一个右翼白人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坚决支持川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支持提高军费开支,尤其是扩建海军的政策。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正将60%的军力部署在亚太,可以预见,到了川普时代,这一政策不仅会继续得到贯彻,而且部署的强度还要超过以往。
川普的麾下还有在九一一事件发生后拒绝沙特王子捐款的时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他被认为是国务卿的热门人选。作为铁杆鹰派和“美国市长”,他一向主张利用军事实力去“碾压”对手。而一向反华的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是川普的重要幕僚,坚决主张扶植盟友以遏制亚洲最大国家的崛起。看来,在川普任内,日韩扩军几乎确定,因为既有这个需求又有这个经济实力的,也只有东亚这几个富国了。
中华必亮剑( http://blog.bljcn.com/)记得,一个多月以前,美方曾表示“萨德”进入韩国只是前奏,现在看来,此言不虚。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控制住东亚这个“世界工厂”、“世界最大市场”和“世界经济引擎”,制造鹬蚌相争的紧张局势,坐收渔翁之利。可叹日本等国如今还在上窜下跳要扛起美国丢下的“TPP大旗”,走在对抗的前沿,身在局中而不自知。在坚持“美国至上”的“退智者”看来,勤奋而温驯的黄种人,就应该一直为白人兢兢业业地工作,挣了钱都去买垃圾债券,这才是应有的本份。其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未改变过,所谓正义不过是强权者的玩偶。美国人的底气来自于在东亚从未打过败仗的历史记录,仅靠一次“惨平”还不足以让野蛮的牛仔长记性。未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