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释放四万亿,形成以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随着后期该模式效果越来越低效,这个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或者说这一阶段周期应该告一段落。
从具体来看,08年释放四万亿,央行执行货币宽松政策(2009年m2增速27.7%),市场面临着较强的通胀,金融资产结构持续扩张,实体经济严重产能过剩,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周期大约在2011年出现边际效益递减.
不过这一阶段通过加大供给端还能扩大需求,但是,市场需求不足以消化掉这些产能,如果再扩大个别行业产能的话,资产端会变得愈发庞大,造成资金(信贷资金)在某一行业过度积累,一旦资产端出现变故,那么整个从金融端到资产端形成的链条将会崩掉,系统性风险将出现。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风险消化掉?从顶层的货币政策到下游的资产端是怎样调控的?(可以通过图有更直观的感受)
市场依然是这个市场市场依然是这个市场,不过玩家变了,市场还是由供应与需求组成,一个好的市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不是盲目的根据主观需求来增加供应。货币作为提供市场交易链条,也可以算作一种供应,当供应加大而市场(商品)不足时,那么便会造成通货膨胀,释放出那么大的货币供应,它会流向哪?
我们都知道资本是贪婪的,逐利的,也就是非理性的,它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利,只要能获利,不管哪一个市场供求关系如何,都会主观的制造商机,比如一些落后产能企业,当年炒作蒜你狠等,这样的过程只会造成资产端泡沫膨胀!当泡沫达到一定程度破裂时,就是经济危机!
过去的情况是,金融机构扩张迅猛,从而造成资产泡沫膨胀,并且银行业开始激进扩张(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钱流到市场后资产端大量配置房地产。更疯狂的是,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银行还将大量资产和负债转移至表外(包括各种委外业务和通道业务)。
同时,以信托、理财机构为主的影子银行体系爆发式增长(据有专家统计,影子银行规模在60到70万亿元),且风险偏好和杠杆操作都更激进,各个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增大,资金大量沉积在无效产能身上,如果,市场无法消化(兑现)这些产能,那么一场从上游金融到实体的链条将崩断,危机将现!而解决危机还要从整体宏观市场说起!
大角色玩法变了,是跟还是不跟?我们国家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央行的基础货币多数来源于以美元为代表的资产,而美联储是央行的央行,当最顶层的玩家(美联储)玩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要么跟着一起改变玩法,要么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玩法。
故事要从美联储说起,美联储过去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给市场释放了天量的货币,我国也跟着货币宽松,但是,从2015年底,美国宣布近十年来首次加息,也代表着这位央行的央行玩法从此改变了,那么我国应该怎么办呢?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着重做的是去产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5个月负增长,这背后,是产能过剩形势已非常严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为什么我们选择去产能?产能过剩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是供给端加大与需求端减少造成的,但是产能过剩也是产能,落后产能还能继续扩张,一方面源于主观因素,一方面来自上游的金融扩张!去产能也就是相当于减少上游的金融资产!
看不见的手上场,从上游金融资产端下手!这个时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一种经济政策,可以说是比较及时的,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过剩产能及落后产能逐渐淘汰,从而打造一个供求平衡的市场,但是,没想到,一旦有结构性的去产能,总会有人为的炒作,比如当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时候,上游原材料市场便出现一番爆炒,错使市场需求端价格暴涨,获利的是上游炒作者,这些炒作者的钱哪里来?
当然是各大金融机构释放出来的,毕竟当初货币政策还没变,钱总会找个机会去获取回报,逐利非理性的货币只能会加大资产端泡沫膨胀,既然这样,那么一只看不见的手就要出现在市场上,这只手就是监管!
在进行一段去产能政策后,紧接着是金融去杠杆,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等政策,这是要从上游金融行业下手,而且,国际宏观环境的转变,特别是美联储去年又加息一次,我们意识到,在金融资产端会受到经济环境常态化的影响,或有很大的风险.
2016年底,有关部门提出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年初后提出,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来各种监管政策频繁出台,整顿市场乱象,打击套利,取消金融机构委外及通道业务,加强MPA业绩考核等等,造成金融市场一度出现恐慌,市场曾接连出现股债期“三杀”局面.
最重要的是,最顶层的央行货币政策变了,央行明确提出货币不在宽松政策(中性偏紧),此前还搞了把变相“加息”(2017年2月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次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较此前上调10个基点。
此前,央行已上调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10个基点),不过,一行三会引起的强监管时代,让市场反应过激,许多评论指出在金融风险治理过程中,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当然,这种从市场发来的信息监管部门不会不听,接下来是监管政策与市场的灵活应用以及有机结合,这并不代表着金融监管的力度减小,而是循序渐进的加大!
在近日陆家嘴会谈上,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发表主旨演讲,要点如下:吸取股市异常波动的教训,把稳定市场的责任放在首位,在稳定的前提下,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坚定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越往后越难,希望各界对证监会的工作给予理解,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位置,坚决防止大起大落,而央行行长说,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不稳定,往往会出大乱子。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性,不应宽容那些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现象。
经济乱象丛生,监管在拨乱反正近期,通过金融体系的监管,有一个明显的回应是m2终于突破到个位数增长了,货币研究局徐忠表示“可见即使中央银行可以调控外在货币,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保障,外在货币投向何处,效率如何,这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也无法保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这些年来,货币政策宽松,金融机构迅猛扩张并造成资产泡沫膨胀,而宽松货币政策叠加监管趋松更使银行业开始激进扩张,这造成整个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金融及资产端泡沫膨胀,促使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劳动人民赚钱越来越难。
当下,当经济乱草丛生走向疯狂时,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有市场自己解决,形成硬着陆,然后市场慢慢恢复,重新形成一个新周期,但是造成的后果特别巨大,另一种是有看不见的手去调控,结合市场来慢慢消化,形成软着陆,对经济的伤痛减小到最低。
我们选择了后者,也就是说只有金融行业及实体行业产能得以迅速出清,然后金融行业逐渐恢复向实体经济融资,那么才有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才会从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