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EAST的学名大型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果提起“人造太阳”,很多人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科技日报7月5日报道,我国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突破!将为我国下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建设和国际核聚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不过“人造太阳”完全不同于裂变核电站,它采用的原料是氚和氘,这种原料本身就没有辐射性,虽然聚变过程中等离子体碰撞产生中子是一种辐射,但它是短暂的,一旦放电结束就不会再产生中子,且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中子也是可以防护的,通常它们都不能穿过1.5米厚的墙。
中科院等离子所副所长宋云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过要让核聚变为人类所利用,就意味着要把氘、氚的等离子体瞬间加热到1亿摄氏度,并至少持续1000秒,才能形成持续反应。而上亿摄氏度和零下269摄氏度,每一个极限都是科研领域的高、精、尖难题,开拓创新就意味着挑战极限。而我国下一代核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已于2011年开始进行设计研究。宋云涛满怀信心地说,“有了它以后,有望在50年到60年之后实现商用化”。
“人造太阳”项目带给世界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各国之间再也不用为石油而发生战争。没了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开采和燃烧带来的污染,全球变暖、南极冰面萎缩、海岸线增高等一系列现在人类头疼的问题都会消失。
从长远来看“人造太阳”项目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人类将从“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未来人类只要往设备中不断输入氘和氚,在里面发生聚变反应,它就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而氘、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廉价而且数量丰富。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氘和氚,如果实现完全的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600升汽油所获能量。
可以说“人造太阳”项目将给人类带来无限清洁的能源,就像太阳带给我们的一样。另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几乎不会危害环境,因此可以永远运行下去。一个稳态运行的“人造太阳”项目所产生的能量够人类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