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统计各国海军的潜艇数量,只计算水下吨位一千吨以上的潜艇,虽然有些国家还存在上百艘微型潜艇,按照潜艇总数量统计堪称世界第一,但是一旦按照一千吨级的入门标准一卡,就只剩下十几艘老式柴电潜艇了。而普通潜艇和深海潜航器是不同的。蛟龙号就是典型深海有人潜航器,而不能算简单的潜艇。
蛟龙号可以安全下潜到7000米的深海,而吨位超过1000吨的军用潜艇表面积比蛟龙号大的多,因此受到的总水压,就比蛟龙号大几个数量级!这决定了军用潜水艇的最大下潜深度,比蛟龙号小的多!到目前为止,军用潜艇的最大潜深,还没有超过海平面下1300米!
这是在上世纪冷战最疯狂的年代,苏联人用钛合金制造耐压壳的超级潜艇,创造的世界记录。至今还无人打破。钛合金具有比重轻,但屈服强度高的特点,蛟龙号的主耐压壳就是由厚度在100毫米以上的瓜瓣型钛合金焊接而成的超高强度金属球,
直径在2米以上,其他国家的深海潜航器也是大致相同的设计和外形。由于俄罗斯在深海高强度钛合金耐压壳的加工技术上具有世界领先的经验,蛟龙号的这个钛合金耐压壳是请俄罗斯厂家帮我们加工的。目前我们国家自己也逐步掌握了钛合金耐压壳的加工技术。目前自己加工耐压壳的深海潜航器,已经可以做4500米深度的下潜,以后会逐步循序渐进,向更高标准和更深深度挺进。
上世纪的钛合金产量少,单位造价实在太高,因此各海军强国,仍然用特种钢材制造潜艇。不过进入新世纪,随着技术的提高,金属钛的产量已经越来越多,我国从过去几乎不能生产一吨钛,倒现在已经年产几万吨,成为世界上排在前列的产钛大国,很多民用产品都用上了金属钛。
实际上,制造潜艇的材料,屈服强度最大的,是马氏体高强度钢,而不是钛合金。我们平时常见的“淬火”工艺,之所以能大大增强钢材的强度,就是在钢材里产生了马氏体。
但是生产潜艇的用钢,屈服强度大只是其中的一个单项指标。特种钢材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接性,比其屈服强度本身,重要的多!屈服强度超过1200兆帕的钢材,目前还没有被任何一个军事强国用来制造军用潜艇的耐压壳,因为根本就焊接不好!内部产生马氏体的钢材,一旦再被变形加热和焊接加热,就会破坏马氏体的结构而导致屈服强度迅速下降。因此超高强度钢材的加工难度比生产它们的难度大的多!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2200兆帕级别的超级钢材,并不能立即用来生产潜艇或者深海潜航器的耐压壳。在用超级钢材制作超级潜艇前,瀚海狼山认为用加工性能更好的钛合金制造一艘超级潜艇的概率似乎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