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美国的衰落或许很难离开这个规律,从其十九世纪初锋芒毕露直到今天在中国“一带一路”世纪战略的设计下最终可能“相伴夕阳、被困大海”之失落、乃至帝国沉入两洋之间,其间至少是个几十年的过程。中俄欧作为美国的联合掘墓者,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中俄欧(尤其中俄、中欧)之间的战略协作在此期间相对有保障,而“未来的事”则看未来人的操作了,因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失去这唯一的战略机会。
从这一点观察美国政治金融生态,清晰看到“双方”的攻防博弈目的不同:
1、其“利益永续、吸血生存”决定了打压消灭一切潜在的、有国际话语权威胁的币种,退而求其次,便是将其定位于地区性范围;
2、.“资本利益”是以此做局敲打政府:两手准备、欧元日元的必须可控。——看科索沃战争、今天的不断信用降级、希腊破产就在于美政府层面对欧元威胁的反击,日元则始终被作为美元的辅助工具为美所用。
五、内练一口纯阳气,四海泽被德恩泓
所有的内外政策、军事安全布局保护、海外经济扩张只服务于唯一的目标:富民强国、各国合作共赢、以及国际话语权。
有鉴于此,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战略,只能是份额的拓展与深耕,并与其它币种共存,而绝非“与美元争锋”。以前被进贡、被消气、现在被消费、被装孙子只能证明我兔的忍功了得和苦大仇深。往后看,按目前趋势在全球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家主导的金融币权格局完全可能、而且正当其时,人民币现在虽弱小,但趋势表明却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方。
再谈谈美元地位的问题
资本利益为主导的“国家”根本木有神马“爱国心”,(所以某大国长老在习总访美前对华的“民族化趋势深表忧虑”)除了钱是亲爹、那是连亲娘老子都不认的,还会跟你讲“友谊”?美国的情况,如果真到了美元岌岌可危、(内部)双方博弈不可调和时候,美国有可能成为一具空壳,而资本们自然可以金蝉蜕壳、光荣转进,来个胜利大逃亡,北美只剩下一地鹰毛。
从海上马车夫、到无敌舰队覆灭、在到日不落的荣光、二战前英美远东双头体制成型、直至二战后彻底的霸权转换,期间江湖血雨腥风从来都是主基调,即使英美的所谓权利交接,背后的博弈过程同样软刀子杀人残酷无比,中东到北非利益“被逐出”背后更是杀人不见血。这一切固然有资本影子、但从英国首相到历史学家们的抵制顽抗、到铁幕演说、策动冷战,针对的正是美国:二战战胜国中、英国是最大的输家、而且输得极惨。
英美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木有被赶尽杀绝那是英国人识相、却非美国人慈悲。布莱尔声称是美国人的“导盲犬、特殊关系”其中含义甘苦自知。
中美之间的现实,其对中国的全方位施压力度导致实际上中国的国际环境、地缘环境愈加复杂,而中国的反制、抗力也同时加大。对美国,我们听言尚需观行,只能立足于“以我为主、摒弃幻想”才是对13亿国人的“负责任”、而非对某一国(或其眼中的世界)“负责”。而中美关系有无回暖可能,个人看法,“这个可以有”:1.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处于主动方,当知问题所在、难题何解。2.立足自我,勤练内功,以斗争求和平。
六、强汉破阵西楚逝,好走不送白头鹰
当今中国在东亚、西太面临的安全问题、困扰、挑衅,并非是中国主动“挑战美国”、而是恰恰相反,而中国事实上一直竭力避免成为成为对方的所谓“威胁”,但在对方眼里,肥羊永远是有“原罪的”:政体、价值观、文明、还有庞大的人口及军力、以及远大的目标。
多年来忍让换来是什么?国策如今调整要“有所作为”、否则我们的利益还将大量流失,那么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带来冲击,包括欧、俄、印、日、巴等的利益诉求,这是多强们扮演的“反王”角色,在点燃烽火台后对“多极格局”的共同追求、即利益趋同性,而非中国单独在“造美国人的反”,诸强们之所以合纵连横都是为此一目标(除了美国)。
假如在我国实力“未达到”前,就不去争取博弈的权利、追求自身安全利益、进而塑造国家整体的周边环境、而仅仅“消极等待实力持平”,那么,永远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确认。
军委号召“准备打仗”是为什么?那是保障国家利益的必需手段,意志的宣示、对敌对势力的震慑,只能靠实力与谋略,即“两手抓、都要硬”。
目前的美国,如纣王一样凭峙武力高高在上,却不知诸侯将会于孟津而自己将身为鹿台炙肉,“现在仍然不断强大”就是个梦幻泡影自我安稳,那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靠神马?靠裁剪军费与封存航母?还是靠联邦统计局往“鸡屁股”掺水?甚至连“军事重返”都有造假嫌疑,为何?中东的“石油美元”是帝国的首要支撑、保不住中东,则帝国立即“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