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兄,近日由沙特牵头组织的阿拉伯联军在也门战场与胡塞武装的作战中,一架美制F-16战机被胡塞武装的苏制萨姆-3防空导弹击落。为何武装到牙齿的阿拉伯联军一而再、再而三被使用老旧武器的胡塞武装击败?
平戎解答:萨姆-3导弹是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防空导弹,苏军代号S-125“伯朝拉”,因为研发年代较早,极易受电子干扰,性能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装备苏制武器的国家均已退役。
对了,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首个击落隐形战机的战例(美军F-117)也是由南联盟军队装备的萨姆-3导弹击落的。前不久沙特空军一架美制F-15战机同样也是被胡塞武装用土得掉渣的萨姆系列导弹给击落的。
F-15、F-16是美国空军现役装备数量最多的两型第三代战斗机,算得上是一代经典机型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沙特人砸牌子,真不知道洛·马、波音这两个军机巨头做何感想?
从沙特牵头组织的联军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的战果来看,没有前期情报,周密规划,和SEAD(对敌防空火力压制)体系掩护,自身电子信息对抗加持,啥先进单一战机在现代防空武器面前都是弱鸡,哪怕面对的防空武器并不是那么先进。
所以“具备现代空袭能力的国家不到10家”绝非虚言,这就是对抗实战与日常打靶的区别。而“具备现代空袭能力的国家”中很显然不包括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这些高技术活儿,还真不是这些只会挖油念经的王爷们玩得转的!
✩
中国核技术再突破
军迷疑问:平戎兄,中国科学院网报道,由中科院设计的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测试,大幅提升了铀燃料的利用率。这项技术有何先进之处?
平戎解答:2016年12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官微就曾经披露过相关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配图也很有趣,“太过先进,无法展示”,嗯这个评价萌萌哒~~~
为什么说这次我国在核燃料利用领域取得的突破如此重要呢?
我们知道,在核燃料中主要利用的是铀-235,但铀-235在天然铀矿石中的平均含量只有0.7%,绝大部分是较为稳定的铀-238,为了制备足够浓度的民用核燃料、核弹头原料,就需要不断把铀-235分离提纯出来。而核电站所用的乏燃料棒中铀的含量仍然在95%左右,铀-238、大部分的铀-235并没有得到利用。
而由于铀燃料的含量很高,导致其放射寿命高达几十万年。而现在,可将铀元素的利用率从1%提高到95%,放射寿命期也大大缩短至只有数百年。
中国是一个铀矿储藏量匮乏的国家,这样的“精耕细作”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国内本就不多的铀矿资源,而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到达服役年限退役的核弹头也有了废物利用的机会,这很符合中国人民勤劳朴素的优良作风哟~~
这是我国在先进的核裂变技术领域互动额的重大突破。虽然这项技术离实际工程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新原理、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比实际应用更难,这很考验一国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看一看这个科研团队中有多少年轻的面孔吧?不是有些人说中国的青年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吗?但事实上随着年轻一代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国在经济、科研等领域不仅没有退步,反而大踏步地前进着!
现在的世界依然是美帝领导,但一百年之后……反正天朝最流弊的时代,小编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