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舰到18舰,水兵居住条件的改善,隐含航母设计的大学问?
2025-11-19 00:42:29



从16舰到18舰,水兵居住条件的改善,隐含航母设计的大学问?



从央视的公开画面来看,16舰的基层水兵居住条件,堪称相当的局促:三层铺位,每层的上下空间都小得可怜;想在铺位上半躺半坐,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就是16舰的所谓3层铺,完全与大家常见的火车上的3层铺根本没法比。16舰上的三层铺位的总高度,基本上也就是火车上的2层铺位的高度稍微再高一点点,因此普通水兵上下铺都很困难。如果是90公斤以上的胖子,恐怕想在上面翻个身都有可能当即卡住。而且这种铺位的宽度也很窄,如果不注意的,晚上梦中翻个身真有可能掉下来。与之相对比,17舰对外展示的铺位似乎宽敞的多,但是注意看是双层铺,而且房间里面还有座椅与电视,感觉这并不是最基层水兵的宿舍,要么是中下级军官宿舍,要么是值班员临时休息的场所。况且既然,

图片

没有公开展示17舰的最基层的水兵宿舍,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17舰的基层水兵宿舍的空间尺度,极大概率与16舰对比改善非常有限,否则就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展示出来。由此可见,16舰与17舰的水兵宿舍,都是相对狭窄、空间局促的。只能说最多比潜艇兵的所谓多人轮换的“热铺”在使用条件上稍微好点。当然航母不是潜艇,航母水兵宿舍的供暖空调,新风换气,肯定是比所有潜艇,甚至是最高端的核潜艇都要好。航母毕竟是时刻航行在大洋的表面,随时有新鲜的海风可以对内部充分换气,照明空调也是24小时绝对保证的。而到了18舰上,基层水兵宿舍,虽然还是3层铺位,但是每层铺无论高差还是水平进深,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终于有了与火车软卧相当的睡眠条件,甚至还要更宽阔一些。

图片

为何3艘主力正航对比,基层居住条件改善如此之大?原因无外乎有二:第一,就是苏联式舰艇设计,一贯不注重人机功能;从基本思维上就认为水兵生活居住条件差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而16舰仍然是苏式原版设计,想大改也没法改。而17舰很多基础设计对16舰几乎亦步亦趋,即使有改善,改进幅度也非常有限。第二,就是1143.6型的基础层高,从一开始就没有达到美式航母的2.8米;很可能是2.6米甚至是2.5米一层甲板,再去掉顶部的桥架与管道空间,以及各层船体水平钢板本身所占据的尺寸,留给水兵宿舍的净高度最多1.9米。2米都不到还分为3层,再刨去床板被褥,每层给水兵留下的净空间只有50多厘米,就毫不奇怪了。航母每层高度都充分压缩,导致16与17舰飞行甲板日常距离水面,

图片

都不超过15米,这样对稳性、横摇周期,抗风浪性都有所提高;但是水兵的居住条件同时也被极大的压缩了;属于用内在的牺牲,换取整体的性能。而且1143.6型的型宽也不大,这就导致不但铺位上下很窄,横向也不宽。而18舰在单层高度上,极大可能学习了美式航母的2.8米标准,型宽也非常大,内在居住条件终于有巨大改善。可见大就是美,宽就是好!再到了4号平台上,14万吨起步,普通水兵也能4人一间,5星级豪华游轮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