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领导人似乎正寻求亚洲国家的支持,以共同在自由贸易、对抗气候变化等课题上,与日益倾向保护主义的美国相抗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竖起关税壁垒、四处树敌之际,10月1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呼吁亚洲国家支持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多边机构,以更好地携手应对环球挑战。
10月18至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欧洲29国和亚洲23国)与会领袖们的会上,容克在致辞时说:“只有通过多边方式,我们才能应对当前的环球挑战。”他表示,应该对世贸组织进行改革,以使其条例更切合新的贸易现实。
欧洲尽管一直以来深受美国影响,但也在寻找可以在亚洲实现自身经济和贸易利益的平台。这无疑是欧洲稳固在亚洲市场地位的新机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因为从中国与欧洲之间交通联系的发展来看,中国对欧洲愈发重视,而且欧洲自身产品过剩,内部几乎没有新的发展动力。
当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改变对外经济和贸易秩序时,欧洲心知肚明,外贸和经济中心已开始向亚洲转移,不仅转向中国这样的亚洲巨头,而且也向印尼这样的中等国家转移。欧盟的外贸版图正在重新划分,不仅是美国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
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发表评论指出,欧盟希望赢得亚洲国家的政治支持,打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贸易规则、气候变迁和与伊朗核协议的挑战。随着美国倒退到孤立主义,如今是欧盟和亚洲共同采取行动捍卫基于规则的多边体制、更好地连接欧洲和亚洲两大洲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亚欧首脑会议之前的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在布鲁塞尔会见了欧盟贸易专员马姆斯特罗姆,双方在记者会上就互相抨击。马姆斯特罗姆重申,欧盟愿意在工业品关税方面与美国达成“有限的市场开放协议”,但指责美国没有展现任何兴趣来解决贸易纠纷。
而罗斯则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不需要拖成五年那么久,这种谈判“理应”采用配合的态度快速推进,最终结果会涵盖关税豁免和产品标准:美国的目标是,能否下一次会面或者近期内某一个时点,就能达成切实的进展。美国感兴趣与欧盟全面探索存在保护主义的领域,在不谈产品标准时去讨论关税是不合理的,农业也必须涵盖在最终的贸易协议内。
虽然从今年5月以来,欧盟在与美国的几次交锋中的作出妥协,让有点人始料不及,当然这也给欧美贸易摩擦的剑拔弩张来了一个急刹车。表面上看,似乎缓和了双方之间的贸易紧张形势,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美国对欧盟的贸易战争,如果欧盟不做任何反应措施,必然是美国单方面获胜。
正是看到了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的危害在增大,欧盟才不会坐等美国向欧盟企业征税做而不管。所以,欧盟领导人利用召开亚欧首脑会议之机,提出联合亚洲对抗美国的主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对于联亚抗美的说法,我们切不可太认真,这样可能导致认识上的误区。欧盟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我们也许了然于胸。之前,欧美就一直在演双簧,双方的政治资源合流,中国就成为他们的主要战略对手,多年在打造天下围攻中国的准备,现在或许快开始进入核心摊牌了。
虽然联亚抗美这个口号很响亮,但我们从哪里看出来“抗美”了?显然没有。因为欧盟靠所谓联合亚洲来针对美国几无可能。论其本质,利益决定立场,欧盟对美国市场的需要大于美国对欧盟,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如今的欧盟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与美国无法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