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曾经自说自话,称中国亮相歼-20是“准备挑战美军制空权”。美学者约翰·里德还预测“歼-20登场,会是好莱坞那样的戏剧场面,充满近乎艺术的特写镜头,以传递威慑信号”。我想这些话既酸溜溜,又没有“养分”,倒不如说点“干货”,那就是歼-20面对同类机,亮点在哪里?这是我收藏的俄文书《强大的空中邻居》,是关于中国空军的专著,作者是俄航空学者伊利因。
在分析歼-20的章节里,他是这样描述的,歼-20首重制空权消灭各种空中目标,同时能攻击地面目标和水上目标,突破敌方梯次防空体系,比如航母编队防空网。就气动力学来说,中国设计师为了歼-20的外形隐形和降阻,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尽可能让座舱后面的鸭翼 边条和主翼,将机身大部分进行遮盖,还努力在两个进气道之间,为内置弹舱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以多带弹药。曾有西方学者说,如此一来歼-20的油箱该往哪放?伊利因的解释是,歼-20的优先用途是争夺周边特别是近海制空权,那里离中国大陆并不远,歼-20采取了“性能取舍”。还有一点让伊利因很着迷,那就是歼-20用了鸭式布局,这在隐形机里面较少见。
他的理解是,尽管鸭翼让飞机做大角度机动时,可能出现机头下沉的情况,但通过精心测算,鸭翼与主翼的耦合方式,是能够克服气动重心后移,让飞机做大攻角时进一步增加升力,比对手更快占领有利高度和攻击阵位。事实上,作为与中国军用航空技术合作最密切的国家,俄罗斯对中国军机的评估,应该更有参考性。从总体来看,融入解放军作战系统的歼-20,是一种作为远程打击用途的重型歼击机。它的出现将使中国的天空更具“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