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国家税务总局重磅宣布,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服务措施正式在全国推广。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当下,堪称在全球贸易博弈棋局中的一记妙招。
所谓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即境外旅客在已实施离境退税政策地区的指定 “即买即退” 商店购买退税物品时,仅需签订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就能当场申领到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相较于传统离境退税需在离境口岸排队办理的繁琐流程,“即买即退” 将退税环节前置,让境外旅客购物时就能实实在在拿到退税现金,直接提升购物体验,刺激消费欲望。这种 “一手购物、一手退税” 的模式,等同于为境外游客发放了 “即时消费券”,极大增强了购物的爽快感和吸引力。
图片
这项政策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多地试点、数据验证后的成熟之举。2024 年北京试点 “即买即退” 后,成绩斐然: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暴增 1.4 倍,退税额翻了 1.5 倍,境外游客人均消费提升至 3800 元。“购物 - 退税 - 再消费” 的良性闭环已然形成,境外游客成为拉动消费的 “移动 ATM 机”。而除北京外,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的试点同样效果显著,为政策全国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与坚实基础。
在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美国高举 “关税大棒”,四处设置贸易壁垒,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在此背景下,中国推出 “即买即退” 政策,无疑是一招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 “阳谋”。既然货物出口受阻,那就转换思路,吸引全球消费者来华消费。中国通过 “即买即退” 政策,搭配 38 国免签和跨境支付便利化等措施,全力打造 “免税天堂”,吸引境外游客蜂拥而至。
数据显示,2024 年入境游客已恢复到疫情前九成,今年预计突破 1.5 亿人次,平均每天约有 41 万老外怀揣钱包来华 “扫货”。这些游客不仅带动了旅游消费,还成为中国商品的 “人肉带货机”,有力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实现了旅游经济与消费市场的双丰收。
深入剖析,“即买即退” 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从高端奢侈品到实用小家电,从特色文创产品到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丰富多样的商品种类能充分满足境外消费者的各类需求。通过 “即买即退” 政策,中国将自身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既能有效消化过剩产能,又能借助境外市场反馈倒逼产业升级。以 2024 年为例,半导体设备进口增速高达 77%,这表明在外部压力与国内政策推动下,中国高端制造正奋力突围,关税战反而成为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催化剂。
图片
回顾历史,1930 年美国出台《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将税率大幅提升至 41%,结果全球贸易萎缩 66%,美国自身失业率飙升至 25%,经济陷入大萧条。如今,美国故技重施,推行高达 104% 的关税,美股已蒸发 5.4 万亿美元,50 万人上街抗议,经济衰退迹象愈发明显。这场贸易博弈,表面看是关税的较量,实则是不同经济制度与发展理念的比拼。事实证明,开放包容、积极创新的市场体系,远比封闭保守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具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政策的全国推广,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主动出击与智慧应对。它以消费为突破口,巧妙化解贸易困境,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