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霖) 自2月19日宣布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疫情病例以来,伊朗过去一周公布的确诊病例和其中的死亡病例骤增。首都德黑兰街头已不复往昔的人流。学校停课,电影院关门,体育比赛全部中止,原先高峰时拥堵的主干道如今也只剩下稀疏的车流。街上外出的居民大多是为采购生活物资,路边做小生意的摊贩零星点缀着街道,这座常住人口800多万的城市像是遗忘了往日的喧嚣。
伊朗国家电视台26日报道,截至目前,伊朗确诊病例升至139人,其中19人死亡。由于疫情来得比较急,伊朗正面临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防疫物资产能能否跟得上、民众能否尽快加强防护意识、医疗设施是否充足,均备受关注。
药店防疫物资断货
25日,伊朗卫生和医疗教育部副部长伊拉吉·哈里奇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哈里奇向外界发布了一段视频。他说,自己日前出现发烧症状,随后自我隔离,经检测确诊后,开始接受治疗,希望几天后情况能好转,期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他说:“我们会获得胜利!我们一定会战胜新冠病毒!”
19日最先确诊的两个病例来自库姆市,在德黑兰以南120公里左右。伊朗卫生部官员米努·穆赫雷兹21日认为,疫情恐怕已扩散至伊朗多座城市。卫生部公共关系和信息中心主任扎汉普尔23日在社交媒体上说,确诊病例来自德黑兰、库姆、阿拉克、拉什特、沙赫萨瓦尔。
每日增长的死亡数,越来越多的确诊病例,让民众对疫情越发恐慌,导致出现抢购风潮,德黑兰市面上的防疫物资出现大规模断货。
“口罩售罄,酒精售罄,消毒液售罄。”德黑兰街头不少药店门口贴出类似告示。《参考消息》记者看到,街上居民佩戴的多是一次性口罩或棉布口罩,一些妇女用头巾捂着口鼻,而更多的居民目前仍未能买到口罩或没有戴口罩的意识,货架上含有酒精的洗手液被抢购一空,消毒液还能买到,但究竟哪种可以杀灭新冠病毒,没有一个销售人员能给出肯定回答。
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带呼吸阀的口罩价格已经涨了十倍,但仍然一罩难求,前去购买的顾客往往空手而归。他说:“疫情暴发后,经销商抬高了价格,进货价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一次性口罩的价钱不上涨。”
伊朗全国生产口罩的工厂已全面运转。负责工业生产的国防部24日发布命令,将大量生产消毒剂以缓解需求。伊朗口罩产能完全覆盖疫区人口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德黑兰一位议员曾表示,如果德黑兰的确诊数量继续升高,将考虑把德黑兰封锁起来。
多家餐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天前来就餐的客人数量比之前少了一多半,餐厅已陷入亏损,商场内顾客集中在生活用品区,服装、珠宝区客人寥寥无几。德黑兰地铁已经取消纸质车票,用电子票取代,防止乘客使用自助购票机时交叉感染。
另一方面,尽管当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各大媒体每天大篇幅普及预防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但中东人与生俱来的乐观让不少人对疫情不以为意,一些餐厅高峰时间可以看到食客们围坐在一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防控面临重大难题
连日来,伊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日,库姆叫停了全市宗教聚集活动,同时关闭了所有学校。23日起,首都德黑兰也全面停课,何时复课未定。此外,还有9个省的大学也计划于本周关闭。伊朗还宣布暂停全国范围内所有体育比赛,并暂时关闭全国所有电影院和艺术中心。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23日晚已下令组建国家疫情防控部门。
德黑兰已将3家医院列为新冠肺炎患者指定医院。伊朗卫生部长赛义德·纳马基23日告诉伊朗国家电视台,每座城市将指定一家医院专门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大城市将增加定点医院数量。
纳马基说,伊朗政府将为民众提供口罩和消毒剂。伊朗正在生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装置,敦促人们暂时不要前往库姆。伊朗已在多处边境口岸累计设置36个检疫点。
长期处于美国单边制裁的重压下,伊朗不少民生物资、尤其是医疗物资本就短缺,加上疫情的突然出现和迅速传播,确诊地区政府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物资储备少、防护意识差和医疗水平低是伊朗短期内面临的重大难题。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25日代表中国政府和当地中资企业向伊朗卫生和医疗教育部捐赠25万个口罩,支持伊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驻伊朗大使常华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伊两国患难与共、守望相助。
德黑兰市民在药店购买防护用品。(陈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