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造成了何种影响?全球战疫如何牵动国际格局演变?世界面临“六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社会失常、治理失能、美国失治、世界失序)之际,中国应该如何有所作为?
12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简称“现代院”)在北京举办年度学术盛会——“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回顾与前瞻2020/2021”,并正式对外发布该院第20本年度战略黄皮书《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20/2021》,为上述世界难题提供中国答案。
世界变局加速推进
报告指出,2020年是二战结束与联合国成立75周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突如其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战疫加剧国际格局“东升西降”“中进美退”,大国博弈激烈复杂,全球治理备受考验,地区热点有增无减,政治思潮相互激荡,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报告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不仅造成“百年一遇”的全球公共卫生灾难,还引发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危机。与此同时,其他全球性挑战继续发酵,世界面临严峻考验。新冠疫情蔓延呈现常态化、长期化、反复性态势。以新冠疫情全球大暴发为首,跨国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凸显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
报告认为,疫情使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构明显加快。世界地缘格局“东升西降”势不可当,国际权力重心自西向东加速转移。东亚抗疫整体成效大幅领先欧美,中国高效抗疫举世瞩目。
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影,经济复苏领跑各主要大国,同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面对中国加速崛起,美国不断强化“大国竞争”,着力打压中国,全方位升级对华战略遏制。中美竞争成为牵引当今大国关系走向的一条主线,中美欧和中美俄两个大三角博弈据此展开。
资料图片:现代院院长袁鹏讲话。
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报告认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世界经济深陷衰退,全球贸易断链收缩、投资巨幅下挫、金融市场虚火上冲、石油市场复苏乏力。衰退加剧格局演变,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升高,国际经济关系加速重组,世界经济“东升西降”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强。与受创严重的美欧相比,东亚经济体在逆境中显示出更强活力,中国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报告说,低迷的国际贸易遭遇疫情“大考”,进入寒冬。同时,供应链多元化、区域化、本土化调整提速,东亚、北美、欧洲三大区域贸易板块鼎足之势将成,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格局正加速演变。
报道指出,2020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2008年以来最大幅度震荡,甚至一度爆发流动性危机。在各国史无前例的财政与货币刺激政策下,市场迅速回温,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脱节进一步加剧,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调整迫近。国际社会对“去美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肆无忌惮地滥用经济金融制裁大棒的行为正使“去美元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响应。
全球治理经受大考
报告说,2020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全球治理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百年罕见疫情全球大暴发,世界经济经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局部战争与边境冲突并发,军备竞赛与粮食危机同进,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共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百年大疫情和百年大变局相互激荡,原本支离破碎的全球治理体系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无序与动荡交织的“至暗时刻”。百年大疫情加剧百年大变局。各国纷纷自顾,全球治理共识减少、动力缺失,全球治理赤字全面扩大。2020年全球治理聚焦合作抗疫和疫后经济复苏,但相关经济、社会、政治、安全、地缘博弈、意识形态等问题相互交织,治理焦点更加纠结难解。国内治理短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解决全球治理焦点的复杂性。
报告指出,全球治理当前正处于新旧体系转换过渡的关键“十字路口”。中国通过合力应对疫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资料图片:现场专家研讨。
展望十大趋势风险
报告说,新冠疫情之下全球步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2021年国际战略与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以下十大趋势及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一是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全球战疫未有穷期。疫情扩散呈常态化、长期化。病毒加速变异影响疫苗有效性。疫情延宕引发多重危机。
二是选后美国分化内耗,外溢效应深刻复杂。2020年大选折射美国极其严重的政治对立和社会分裂,美国分化内耗使其政治弊端暴露无遗,综合国力受损,新政府将利用国际事务转移国内矛盾。
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新应用多点突破,深刻重塑人类社会。
四是全球化变轨转型,区域化蓄势待发。在美国单边主义、新冠疫情轮番冲击下,全球化既有模式难以为继,全球化将在政府与市场、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自由化、发展与安全、自由与公平之间进行艰难平衡。
五是世界经济带疫重启,危机阴影挥之不去。2021年全球经济将探底复苏,但远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面临诸多风险。
六是国际秩序失序乏力,全球治理逆水行舟。冷战后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难以为继。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既有多边机制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
七是疫情加剧社会矛盾,多国多地动荡不定。欧亚地区国家经济社会治理短板凸显,2020年冒头的动荡可能扩大蔓延。拉美沦为疫情“重灾区”,2021年有爆发新一轮动荡的风险。疫情导致非洲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威胁。
八是军事安全因素上升,地缘之争卷土重来。美日澳印“印太四国”防务合作网络化加快。此外,地区国家间矛盾将在三大地区催生军事冲突风险:中东爆发热战的风险犹存;印巴存在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欧亚地区一些“被冻结的冲突”可能再度解冻。
九是暴恐势力不甘寂寞,恐怖主义死灰复燃。暴恐势力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伊斯兰极端主义与西方民粹主义两极对立,欧洲恐怖主义祸患反弹。
十是“后真相时代”真伪难辨,话语争夺舆情多变。信息社会舆论传播生态受到技术与政治因素的双重影响,信息真伪愈加难辨,话语权争夺更趋激烈。大国竞争日益抬头,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舆论战愈演愈烈。
资料图片:现场专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