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多少造多少!中国最急缺的一款防空导弹终于大批服役
2018-10-22 07:01:28



在我国防空导弹发展进程与国土防空作战史中,老而弥坚的红旗-2型防空导弹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系列。这款基于著名的苏联萨姆-2型防空导弹而研发出的国产化型号,自上个世纪60年代加入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以来,在此后数十年间凭借其堪称海量的装备规模,一直是支撑起我国国土防空体系的主力防空导弹装备,并取得了诸多家喻户晓的傲人战绩。更有趣的是,红旗-2除了衍生了诸多防空导弹型号外,还跨界发展出了包括"图强"系列靶弹、M-7系列地对地弹道导弹在内的一系列武器装备。


(海量的红旗-2系列一直是我国国土防空体系的主力装备)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旗-2也逐渐老迈,虽然历经了数次较大的改进,但其一直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无线电指令制导模式等落后的技术,显然让这些改进与升级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如今各种隐身战斗机、隐身轰炸机乃至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得以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机动能力差、射程短、制导系统落后的红旗-2系列,其性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而这些海量装备的红旗-2系列该如何进行替换,成为了迈入新世纪后的我国空军防空兵部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落后的发动机与制导系统让红旗-2系列早已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
虽然在世纪之交那段时期,我国空军花费大量外汇从俄罗斯进口了数量不菲的S-300P系列远程防空导弹,同时国产同等级的红旗-9型也开始逐渐成熟并交付部队使用,但在我国规模巨大国土防空体系面前,无论是进口的S-300系列还是国产的红旗-9系列,其数量、产能都无法满足空军防空兵部队那庞大的换装需求。此外,虽然这些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相比红旗-2系列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他们过于昂贵的造价和成本,也限制了其最终的装备规模。这种时候,装备的性价比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值得考量的一项指标。


(造价昂贵的红旗-9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装备)
也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红旗-12型防空导弹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红旗-2系列与红旗-12型防空导弹,均出自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061基地)之手。因此,在红旗-12上,我们不难看出其相比红旗-2不足之处的各种针对性改进。首先,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拖车底盘的设计,极大的提升了红旗-12的部署机动性。此外,配套火控雷达的相控阵化,也让让红旗-12的多目标拦截能力相比红旗-2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一系列变化,都让其成为了我国防空体系中与红旗-9/S-300系列进行高低搭配的最佳选择。


(主打性价比的红旗-12主要作为S-300与红旗-9的低端补充)
不过很显然,红旗-12并不是我国空军防空兵部队的最终目标。为了解决红旗-12射程不足、备弹量较少的缺陷,061基地很快就推出该型号的深度改进型——红旗-22。相比最大射程40KM级别、采用双联装裸弹发射装置的红旗-12,红旗-22通过改进导弹气动布局,放大弹体的方式,在将其射程提高到了100KM以上的同时,还换装了4联装储运/发射一提的发射装置。这些改进,都有效的提升了红旗-22的有效防御范围以及火力持续性。特别是其射程,甚至达到了早期红旗-9型远程防空导弹的水平,可见这个型号改进幅度之巨大。


(经过增程后红旗-22,其射程甚至能与早期红旗-9导弹比肩)
至此,红旗-2系列乃至红旗-12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随着红旗-22这款极富性价比的防空导弹的登场得以彻底解决。如今,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的红旗-22,正以极快的速度替换下那些已经老骥伏枥多年的红旗-2。而我国的空军防空兵部队,在不久之后就能完全形成红旗-12/22负责中远程空域,红旗-9A/B负责超远程空域的高低搭配新局面,这将极大的提升我国国土防空体系的综合作战效能。(利刃/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