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机制面临挑战 CCG专家贡献“中国方案”
2017-12-20 08:05:35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日前在阿根廷首都落下帷幕。12月18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从WTO部长级会议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主题研讨会,邀请国际贸易和全球治理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就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如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问题展开探讨,同时对中国的应对策略发表见解。
目前全球贸易合作机制面临深度调整,贸易全球化面临保护主义等诸多挑战,由于各国在多个议题存在分歧,最终本次会议在主要谈判议题上未取得任何突破。此次部长级会议反映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怎样的变化和趋势?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还可以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做出哪些贡献?
赴阿根廷参会的中方智库代表、CCG主任王辉耀介绍说,由于现在美国对多边机制的态度不积极,他在论坛期间接触的专家总的来说对WTO的前景显得比较悲观,会上有很多声音强调需要一个比较强的领导力来推动多边贸易,他们认为WTO需要大国推动,也需要更多国家发挥作用。
谈到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困境的原因,CCG高级研究员、原驻美公使何宁指出,世贸组织从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创立至今已有70年,现在参与的国家已有164个,各有各的利益和想法。同时,发展中国家占比也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不一样,寻求的利益也不一样,而由于多边贸易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协商一致,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家不同意,不参与形成共识,决策就很难顺利达成。
CCG高级研究员、原中国驻纽约和旧金山总领馆商务参赞何伟文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何目前全球多边贸易步履蹒跚。一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理念出了问题。其二,在目前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此外,除了美国因素,欧盟与中国的矛盾也在增长。
不过,即使WTO的未来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CCG专家们也为今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中国方案”提出建议。
何宁认为,从大方向来讲,中国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具体来说,不论是国内的规则、管理体制,还是我国对WTO的承诺,都应该落实到位。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以使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对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关键。
他相信,在目前多边贸易体制处于难关时,中国如果依然坚持对相关规则的尊重,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榜样,自然会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发言权也就更多。
何伟文则对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他认为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者、参与者、推动者,在国际场合表态应该低调一些,符合中国的地位和实力。其次,中美双方应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中美两国利益的双赢,包括在合理范围内增加进口,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化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切实贯彻WTO的原则与规定,对未来的世贸前途也是重要的。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非常重视人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作用,他强调,中国要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人才储备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全球治理的议题设定是需要有人来发起的,而目前我国在世界主要多边机制中的人员储备尚有较大不足。另外,用国际通用语言表达我国诉求及对世界建言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