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能解近渴? 美俄承诺向印军提供武器 陶醉于1962年要吃大亏
2020-07-03 07:21:24



近年来,印度军费开支连年攀升,国防开支增长率长期高于GDP增长率。巨额的军费投入,让印度军方不断“加长”的进口装备清单格外引人注意,这也在极大推动印度军事思想的转型。冷战时期,印度军事思想深受苏联的影响,几乎全盘接受苏联的机械化作战思想,但随着新军事变革兴起,印度军队不断吸收,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前沿军事思想,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理念,并形成了“先发制人、信息制胜、速战速决”为核心的新作战思想和理论。


印度方面认为,在未来作战中不能被动挨打,而应“先发制人”。在过去数年中,我们看到,每次印度与周边国家发生领土争端,都是印度首先挑衅在先,首先攻击在先。印度军方认为,平时就要重点提高印度军队的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印军还应该在各种武装冲突中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而一旦出现战争征兆,可根据形势和需要,在国际社会干预前对敌不宣而战,采用“闪电战”方式对敌发动快速进攻,以猛烈火力和精确打击最大限度瘫痪敌人作战体系,达成战争突然性;或以精干作战部队快速机动至敌境内,对其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破坏敌作战体系,陷敌于被动。但是,印度军队要达成上述目标,前提是要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不过,印度武器平均只给率仅在30%左右,70%以上装备仍需从国外进口。以空军为例,印军主力作战飞机,几乎全部都是直接进口的。按照印度学者的说法,印度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这使他能够从全球各地获得军事技术,用我们能够得到的最现代化,最致命的武器来装备我们的军队,使他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可以说,“万国牌”是印度军工基础薄弱的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万国牌”也是印度打出去的一张“主动牌”。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在拉达克陷入僵局之际,美俄相继承诺向印度提供急需的武器弹药。不仅如此,法国还承诺提供更多阵风战机,以色列甚至承诺抽调现役防空导弹出售。不少网友要问,远水能解近渴吗?


事实上,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等国纷纷承诺向印度出售武器装备,无疑是为紧张的地区局势火上浇油,从而满足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需求。印度此时加快对外军购,目的不仅在于武器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国际社会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有观点认为,“三军分立”是印度国防体制的典型特征。当前,印度军事战略已经由原来的“拒止威慑”调整为“惩戒威慑”,并明确提出作战范围由周边扩展到整个印太地区,这就意味着今后重点发展、海、空军。对印度陆军来说,利益的蛋糕将被分割,这是陆军高层将领们不愿看到的。


目前,印度总兵力约为117.5万,其中陆军约为98万,空军14万,海军5.5万。按数量规模计算,印度陆军每年划得的军费最多,但现在海、空军获得军费比往年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此,在陆、海、空三军都想获得更多优先发展的情况下,他们都在有意利用领土争端为自己争取更多军费,特别是印度陆军更是像打了鸡血一般,叫嚣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言下之意不惧与中国一决雌雄。事实上,无论印度是否有这样的能力,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利益的趋使以及在外部势力的推动下,印军进行军事冒险的概率不能被低估。俗话说得好,自古知兵非好战,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只有切实做好战争准备,才能遏制战争,陶醉于1962年是要吃大亏的。